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为什么导弹发射车用的是轮胎而不用履带?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首先你说的导弹发射车范围太大,你实际上可能是指陆基弹道导弹的发射车。可是即使在陆基弹道导弹的范围内,也有从近程直到洲际射程的巨大差别,很多种型号。

  由于弹道导弹如果做得太小,又是常规弹头,用于战术任务时,相比于远程火箭炮完全是一种火力重叠,因而它不能太小。

  向上延伸,陆基弹道导弹的体积和重量普遍不小,甚至重达百吨,长达二三十米。这就决定了其发射车个头也不小。此时如果还要用履带式车辆运载,其自身重量将更大,也更为笨重。即使能带来越野机动性,由于导弹本身较重,而且重心普遍偏高,履带式车辆携带的导弹的越野能力也是大打折扣的。

  而且,弹道导弹的机动是战略性的,要的是在较大范围内迅速转移阵地,避免被对方远程火力的“外科手术式打击”或者核打击消灭,这时沿公路机动足够了,而使用轮式车辆带来的成本和维护的方便就能充分发挥。履带式车辆的那种战术层面的越野机动,并不太增加弹道导弹机动的作战效益。

  当然,弹道导弹种类型号繁多,象“白杨M”这类洲际射程,又采用轮式运输-起竖-发射三用车携带的型号,是建立在固体燃料技术成熟,导弹体积大为缩小后。在早期,庞大的洲际弹道导弹甚至完全没有完整公路远距离机动的可能。再考虑到国情的不同,比如苏联的早期弹道导弹也曾用过履带式车辆运输。

  在公路上长时间机动运行的战略弹道导弹由于需要进行远程机动,故而采用多组轮胎的大型运载车辆。一、这是因为轮胎的半圆形球面与公路的地平面接触面极小,从而与公路地平面仅只形成很小的甚至是微不足道的阻力,所以就大大的提高了战略弹道导弹的机动运行速度。二、履带式运输车辆则由于履带的平面底部与公路路面形成了很大的接触面,从而大大增加了履带的平面底U部与公路地平面之间的接触面暨摩擦系数,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不小的机械阻力:这对于高度重视和强调的所谓兵贵神速的战场意识是相悖的。所以,国际上的战略弹道导弹运输车辆一般都采用多组轮胎共同受力的大型运载车辆。

  白杨M型洲际战略弹道导弹:

  轮胎比较适应大量各种复杂路面,这个履带根本做不到,而且导弹发射车的载重量很大,履带式不好分部重量,我们知道,在新的战场形势下,战场环境越来越透明化,导弹发射方式也在由固定的地下井发射向灵活性高、隐蔽性好、生存能力强的陆基机动发射方向转变。陆基机动发射要求发射车在接收到作战消息后,根据战时需要随时机动停车发射,这项技术要求导弹发射系统要具有较强的发射场坪适应性,即导弹可以任意地点发射,不再依赖预建的发射场坪。

  因导弹在发射过程中,发射场坪支撑着整个导弹发射系统。如果发射场坪的承载性能达不到技术要求,在导弹的起竖和发射过程中发生大幅度沉降变形,这不仅会影响到发射车及发射装置的稳定性,还会影响导弹发射的可靠性和初始姿态。

  实际上,公路机动战略导弹主要在公路或无路或泥泞、松软土壤及沙漠等地区活动,在预定或非预定地点发射。公路机动发射具有诸多优点:一是发射车的灵活性大、操纵性强、反应时间短;二是车体的外形尺寸小(相对铁路发射车),便于隐蔽待机;三是受交通状况限制少,训练、隐蔽、待机较容易。通常导弹发射车系统包括,汽车底盘(完成机动运输功能)、发射筒和弹射动力装置(或平台发射装置)、液压和控制系统(调平和起竖导弹)、电源系统(给车上各系统供电)、定位定向系统(给导弹提供位置参数和射向)、测发控系统(测试、发射控制导弹)、温湿度保障系统(给导弹提供合适的温湿度环境)及伪装系统(伪装、隐身)等,这些繁杂的系统必须集成在尽可能少的车辆上,以利于隐蔽待机和在狭小场地实施快速发射。

  与俄罗斯不同,“侏儒”的发射车采用又圆又低的三角型剖面。美国预设的导弹机动场地都是荒芜平原戈壁,而苏联公路机动导弹大多是在森林和灌木中的道路机动,要求越野能力较高,因此不能过于低矮。“侏儒”发射车装有锚定器、密封围裙和穿地桩等,可将发射车降低固定在地面上并同地面密封。车身降低后,地面与车底盘之间几乎没有缝隙,冲击波无法在车辆底盘下形成压力,因此发射车可抵御较高的核爆冲击波,稳定性很高,可实现任意点发射。

  你去看看上世纪50年代苏联飞毛腿导弹的发射车,不是履带又是什么呢?再看看咱们芳邻去年试射的北极星2中程弹道导弹,同样也是履带式发射车。所以,导弹发射车是可以用履带的。

  苏联“飞毛腿”战役战术导弹

  履带有什么优点呢?一是对道路要求不高,也就是说,可以在比较差的路上行进。这一点对于战术导弹来说很重要,因为战斗也许是在完全没有道路的地方展开,比如东欧大平原。二是在相同大小体积之下,负重能力比卡车更强大。三是研发更方便,可以直接使用坦克的底盘而不需要单独再研发一款发射车。

  但是履带的缺点也是非常明显的。一是速度太慢,机动性差。二是发射车的体积长度受到限制,不能运载个头更大的中远程和洲际导弹。所以,到70年代之后,轮式发射车取代了履带式发射车。不过轮式发射车也有一个发展过程,特别是对于个头比较大的导弹,早期使用的是半拖挂车发射车,后来就发展为一体化发射车(即贮存,运输,发射一体)。

  东风-21A中程弹道导弹半拖挂式发射车

  东风-21C导弹一体化发射车

  一体化发射车的主要优点有:第一,导弹贮存在发射车上,减少了转运过程可能对导弹造成的损伤,也使导弹的作战反应更快,能够做到随时能战。第二,发射车结构更紧凑,行进速度和机动性大大提高。第三,导弹起竖不再需要其他设备辅助,大大减少了作战保障人员和装备,不仅节约成本,也降低了暴露程度,有利于隐蔽。

  当然,一些技术水平不行的国家,仍然使用履带式发射车或半拖挂式发射车。

  履带越野性能好,但对公路的损伤也较重。多轴轮胎TEL导弹发射车在公路上机动速度较快,在主动平衡空气弹簧双层A叉臂悬架条件下,越野性能也较强,新型陀螺仪完全能保障整车尽可能平稳地运载导弹,备有主动跨越台阶模式,公路上可收起部分车轮,各个轮胎气压也可主动调节,且导弹可以随时定位,随时起竖发射;多模式线控转向或模控栅格万能转向操控,由双向液压摆动油缸执行所有各车轮转向,使转向灵活可靠,适应公路和越野,并且转向过程中,硬化路面上不留“胶粉胎痕”,众多轮胎分散承重,不损伤路面;由轮毂电机或液压马达执行各车轮驱动,使差速器及差速锁简化,全轮全驱全转向。

  每次看国庆阅兵的时候,特别是后面各种各样武器出现的时候内心真的是无比激动,一方面看到越来越多各种类型的武器亮相、另一方面也看到了很多令人惊奇不已的新型武器率先装备,使得我国在武器发展上从早前的追赶时间潮流变成了如今某些领域已经全面领先的地步,所以这是每一个中国人看国庆阅兵都该值得骄傲的。但是在细看下来会发现,越来越多的导弹发射车都已经从之前的履带式底盘逐渐替换成轮式底盘,但是从履带式底盘和轮式底盘各自优缺点特别是全地形通过能力来说,轮式底盘是永远也比不过履带式底盘的,那么为什么越来越多的导弹发射车会选择轮式底盘而放弃通过性更好的履带式底盘呢?一、随着军队改革发展之下,之前的军队发展组成已经不能很好地额适应现代作战需求,所以在军队改革发展之下,之前装备某种单一作战武器的团都逐步被各种武器混编的旅所替代。而对于这些合成旅而言,不光要能够打硬仗、打胜仗,更要能够实现更短世家内赶赴战场、实现跨昼夜千里奔袭作战。那么这个时候轮式底盘显然要比履带式底盘更适合长途行军和快速机动作战需求。二、履带式底盘虽然通过能力要比轮式底盘强,但是履带式底盘不光成本高、而且维护和使用成本也不低,过大的成本比例会极大的降低军队的快速发展变革速度。但是轮式底盘就不一样了,轮式底盘无论是制造成本还是使用成本都更为低廉,而且轮式底盘无论是在承载性还是舒适性等方面都比履带式底盘丝毫不差,所以在经济成本压力下也是轮式底盘逐步取代履带式底盘的一个重要原因。再一个随着轮胎充放气、轴锁等技术的额发展,轮式底盘的全地形通过能力也是丝毫不差于履带式底盘的。三、底盘重量轻,轮式底盘重量一般要比同体型的履带式底盘至少轻一半以上,那么对于某些需要空运的武器而言,比如我陆军装备的红箭10反坦克导弹发射车,其现阶段使用的是04A步战车使用的第二代通用底盘,光是底盘重量就近十吨,但是其装备的8枚反坦克导弹算上导弹发射系统重量也不超过1吨重,而且第二代履带式底盘宽度还比较大,如果空运的线大型运输机。但是换成轮式底盘的话,比如换成我军第三代轻型或者中型高机动底盘的话,首先底盘自重更轻,而且底盘更为紧凑,使得装载8枚反坦克导弹的发射底盘不光能通过运20大型运输机空运,而且运9中型运输机也是空运,这无疑大大增加了军队作战的灵活适用性。四、还是轮式底盘重量更轻的优势,比如装载几十吨重弹道导弹的发射车,如果选择履带式底盘的话,在总重量一定的情况下,轮式底盘自重更轻,意味着导弹的重量可以更大一些,那么对于弹道导弹而言重量更大意味着装备的燃料更多或者弹头数量更多,也就是战斗力更强。同样从其他导弹发射车来说,比如俄罗斯的S300远程防空系统最早的时候选择的是履带式底盘,使得其只能够装载4枚远程防空导弹,但是后面换装轮式底盘后,由于轮式底盘自重较轻、但是承载能力却不差,装备的导弹数量更多。而且更轻、更为紧凑的轮式底盘在合成旅中也能更高效的随部队灵活机动作战,这些都是之前履带式底盘所不能比拟的,毕竟履带式底盘的战斗车辆长途行军时需要专用的轮式拖挂车才行。

  导弹发射车用的是轮胎而不用履带是因为使用轮胎可以增强运载车的机动性能,快速及时的做出反应,例如中国80式火箭炮系统,他的运载发射车就是轮式的。

  该火箭运载发射车采用TA-550(6×6)越野卡车底盘,其发射装置总成安装在位于车辆后部的1个回转盘上。发射装置总成由两个4联装发射箱/储弹箱组成,定向器为导轨式。炮瞄系统与发射装置总成相连,炮瞄系统由高低机、方向机及瞄准具组成。

  请输入图片描述

  所有的操纵与控制装置均设置在车首部的3人操纵室内,其内配有:发射装置射击显示器(用来显示来自指挥车的输入数据及运载发射车的车况);发射装置总成的操纵与瞄准系统;操纵与瞄准系统的操纵台和控制面板。另外,还备有可以接收射击指挥数据及目标数据,且能使武器自动进行瞄准和射击的有线或无线通信系统,供用户选装。

  请输入图片描述

  火箭运载发射车通常由3人操纵,但在紧急情况下, 1人也能独立完成发射任务。如果需要的话,操纵人员也可下车实施遥控操纵射击。该火箭炮既可单发射击,也可连发射击。射击时,4个液压千斤顶(车体尾 仁部2个,车体两侧各1个)放下,支于 多地面,以保证射击时火箭炮的稳定性。

  请输入图片描述

  该火箭炮配用的火箭弹弹长4582mm,弹径273mm,重505kg。为保证飞行稳定性,火箭弹使用了1个用来赋予火箭弹旋转稳定的小型发动机,此外,火箭弹的尾部还装有4片尾翼。火箭弹可配用的战斗部,150kg重的杀伤爆破战斗部,内装有炸药34kg,破片数16822块,有效杀伤半径69.8M。

  道理很简单:1、履带比轮胎越野能力要强,轮胎比履带拥有更优越的公路机动性!

  2、绝大部分导弹并不需要太强的越野能力,而优越的公路机动性,是至关重要的!

  3、采用履带式的总承比轮胎式的总承笨重得多,这也是涉及到机动性的问题。

  弹道导弹的长度较长,轮胎式发射平台可以采用多轴同步转向,无论越野还是公路机动能力都是履带式无法达到的。战术防空导弹采用履带式底盘的越野能力就要超过轮胎式,并且有一定装甲防护能力。

  1.现在路况好多了,所以轮式的也可以跑。

  2.在大多数情况下,轮式的速度、续航能力都远远强过履带的车。

  3.履带的车故障率高,维护麻烦。对公路损伤大。非战时,履带式的还得安排运输车。比如铁路运输。轮式的就方便了。自己都可以跑高速。

  导弹发射车采用轮式、履带的载车均有。目前世界上采用轮式载车的居多。大型的战术导弹、特别是弹道导弹均采用轮式车辆。因为轮式车辆速度快,适应胜强,机动灵活。车体加长增宽容易,便于战略导弹的安装匹配。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东一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