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在伍家乡,有一种奋斗精神,叫做失地农民创业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为了宜昌的发展,他们离开了祖祖辈辈辛勤耕耘的土地,舍小我为大家,成为了失地农民。

  然而,他们不等不靠,依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艰苦奋斗,在这片热土上成功创业,带动村民共同致富。他们是最美的奋斗者,他们拥有一颗拳拳赤子心,他们奏响了伍家乡乡村振兴的最强音。

  为此,三峡商报和伍家乡特推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致敬最美伍家乡人系列报道之失地创业奋斗者”新闻报道。

  播放1

  自主创业

  诚信经营收获大众好评

  万明月:秉承“四心”,做市民放心餐饮

  人物档案

  姓名:万明月

  年龄:39岁

  岗位:望月阁私房菜馆老板

  荣誉:2002年雷达操纵厘米波专业比武竞赛二等奖

  感言:始终秉承“初心、良心、精心、匠心”的经营理念,把最健康,最原汁原味的菜肴奉献给食客。

  在伍家乡共强村东城花园小区望月阁私房菜馆里,39岁的万明月耐心处理从周边乡镇收来的“土货”,私房菜馆菜肴美味、价格实惠、诚信经营,受到了众多美食爱好者的好评。2003年退伍后,万明月不等不靠,学习厨艺自主创业开起饭店,成为失地农民的创业典型。

  能吃苦,肯吃苦,万明月天生就有股不服输的劲儿。

  向往军营生活的万明月2001年10月应征入伍,成为祖国渤海边的一名光荣的海军战士。万明月以优良的表现赢得了领导的赞许和同志们的肯定,入伍一年便加入中国。2003年12月毅然选择退伍回到乡村,从事过货车运输、便民搬家、果蔬贩卖等工作。“要用自己的力量去创造自己的幸福,不能时刻都靠组织。”万明月说。

  最终,万明月选择了自己喜爱的饮食。万明月去成都、重庆学习餐饮,跟着一个有着二十多年自主经营经验的老师傅学起手艺。白天跟着师傅在灶边忙活儿,晚上把当天学习的关键点详细记录在笔记本上,当他学成归来的时候,已写成了一本厚厚的“宝典”。

  2009年终于开起了一家属于自己的小店万家乐酒店。在食材上,万明月都是赶第一波最新鲜的的食材,有时候为了保证品质,他会来回跑四五个市场。到他的店里来消费的客人都知道,干净卫生,价格实惠,菜品新鲜。万明月赢得了顾客的信任和认可,生意越来越好,有时客人愿意等待一两个小时,只为品尝他的厨艺。

  一次,一位顾客离开之后,万明月收拾桌椅,发现一个名牌手包,里面有大量现金。当晚,他就用几把木椅拼接起来睡了一夜,等待失主。第二天,将失物归还。客人执意从里面拿出几张百元大钞作为感谢,但他断然拒绝了。他说:“我是,是员,这都是我该做的。”万明月捡到的智能手机、手表等等,都一一归还给顾客。

  经过了近三年的诚信经营,万明月的万家乐酒家由原来的单个门面扩大到两个门面,他的口碑也一传十十传百。2017年他的望月阁私房菜应运开业,他仍然坚持亲自掌厨,亲自采购食材,亲自烹饪。他说,民以食为天,做餐饮人就要始终秉承“初心、良心、精心、匠心”的理念,才能长久的做下去,真正的用心去服务客户,回馈社会。

  2

  苦学专业技能

  自主创业成佼佼者

  王寸清:无惧贫寒,奋发图强搏人生

  人物档案

  姓名:王寸清

  年龄:36岁

  岗位:久旺大排档老板

  荣誉:2018年伍家乡道德模范

  感言:在今后的生活中,必将不忘初心,高举“青春创业”的旗帜,兢兢业业干事,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今年36岁的王寸清,是伍家乡灵宝村村民,他出身贫寒但并不自卑,而是通过多年的不懈努力,从一个普通的打工仔奋斗成一个拥有3家店铺的餐馆老板。小有成就的王寸清饮水思源,不忘回报家乡父老乡亲,为他们提供就业机会。王寸清的善举赢得了村民的称赞,还被评为伍家乡道德模范。

  1983年,王寸清出生在秭归县香溪镇向家店村,8岁那年,母亲因病去世。因三峡大坝工程的建设,1995年,王寸清一家搬迁到宜昌市伍家岗区伍家乡灵宝村。父亲却又患上了美尼尔氏综合征,还伴有恶心、呕吐,血压下降等症状。

  尽管王寸清比同龄人承担着更多的家庭责任,但他积极努力学习成绩一直名列班级前茅。可为了家人的生活,王寸清不得不辍学。

  一星期后,校长罗家学和班主任赵鹏找到他说:“学习才是你现在最重要的任务,你回学校上学吧,以后的学费和生活费不用再操心。”在校长的劝说下王寸清回到了学校,他的学费由宜昌市粮食局赞助,生活费由学校老师资助。

  1999年9月,成绩优异的王寸清考上了高中,为了减轻家庭经济压力,他选择了就读于宜昌市旅游学校餐饮管理专业。读书期间,因其各方面成绩表现突出,再次受到宜昌市味香浓餐饮服务管理公司董事长吴俊和宜昌市烹协国家特级大师胡立洪的资助。

  中专毕业后,王寸清来到红星酒楼做一名普通的学徒,学习烹饪技术和酒店管理知识。

  王寸清说:“那时在总厨罗盛前和师傅周伟的精心指导下,收获很大的,他们教我的经营理念和做人道理,我一直沿用至今。”

  2013年,王寸清参加了第二十四届全国厨师节,其间受到“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理念的启发,毅然决定回到家乡宜昌,自主创业。

  2013年5月,王寸清结合自身特长,整合资源,在伍家岗区桔城路2号开了一家名为“久旺大排档”风味小吃店。开业初期,王寸清的客源稀少。为了吸引客源,王寸清多方寻访名师,积极开发特色菜品。不久,小店的生意渐渐红火起来,现如今他已在花艳和香城尚都开了两家分店。

  随着生意的扩大,王寸清的生活环境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从小受到大家资助的他饮水思源,决定为本村村民提供就业机会,既能让他们兼顾家庭,又能挣钱补贴家用。

  王寸清说:“今天取得的成绩,只是明天事业的一个基点。在今后的生活中,我必将不忘初心,高举‘青春创业’的旗帜,兢兢业业干事,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3

  不等不靠自主创业

  创新打造百姓信赖门窗品牌

  邹明:带领50位乡亲走上致富路

  人物档案

  姓名:邹明

  年龄:37岁

  岗位:宜昌嘉利康门窗有限公司总经理

  感言:作为一名失地农民,我们要自己求发展,并且要带动乡亲们一起致富。我会严把质量关,保证生产的每一个门窗质量稳定可靠,做老百姓喜欢、信赖、性价比高的品牌。

  2000年,从学校毕业后的邹明一个偶然机会接触到钛合金门窗行业,看准了商机的邹明到武汉开始拜师学艺不绣钢、铝合金门窗制作安装、电焊。

  学艺回村后,他在自家房屋边上搭建了第一个“生产车间”,用几户联保的方式在农业银行贷款20万,创立了宜昌嘉利康门窗品牌。2009年,生意越做越大的邹明在金都建材市场拥有了两个自己的门面,并在花艳建厂,年产值达到了500万元,产品也在宜昌和恩施市场占得一席之地。

  天不遂人愿,之后的两年,市场需求不断变化,生意经营艰难。邹明常常把自己关在办公室发愁。“现在把厂子关了,可以另谋出路。但是跟着我的十几个乡亲何去何从?”邹明心里十分纠结。

  2012年共谊村开始整村拆迁,邹明不顾家人朋友反对,将向朋友借来的几十万元与所有拆迁款一起继续投入门窗市场。邹明南下广东佛山去调研学习,这时候的他才知道自己失败的症结所在。“这个行业的需求变化特别快,如果说广东这边的产品已经做出了第三代,我们的产品可能还停留在第一代。”

  邹明亲自学习工艺回来教授给师傅们,还带回来了更好的原材料。新材料经过氧化处理,使用年限更长,可喷涂颜色达到了20多种。经过几年的努力,邹明和自己的团队如今能够制造8种材料,并自己研发了两种材料,结构更稳定、设计更合理,受力更强。

  在邹明的带动下,前后50位本地和周边乡亲来到厂里上班。邹玲莉和邹明是同村人,是最早一批跟着邹明创业的,如今每年能够拿到近6万元的收入。“作为一位伍家乡共谊村的村民,我有义务帮助咱们村里的父老乡亲脱贫致富,他们也能够有一技之长足以养活自己。”邹明说。

  如今嘉利康门窗年产值达到了3000多万元,产品畅销湖南、湖北、河南、重庆等地。邹明希望带领团队打破屏障逐渐走向“全屋定制”、“私人订制”。邹明告诉记者,“我会让这里生产的每一个门窗质量稳定可靠,做老百姓喜欢、信赖、性价比高的宜昌门窗品牌。”

  4

  弃安逸工作自主创业

  帮扶百余名失地村民

  戚华艳:家政带动致富的“女能手”

  人物档案

  姓名:戚华艳

  年龄:44岁

  岗位:宜昌市家佳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

  荣誉:2007年宜昌市“十大转移致富女能手”

  感言:有志者,事竟成。未来我将会更加努力做好自己的事业,争取多方资源带动更多的被征地农民就业,让大家共同致富。

  1999年,戚华艳走进幸福的婚姻殿堂。然而,随着孩子的出生,丈夫的下岗,家里的生活重担一下子全落在了戚华艳身上,靠着每月一千多元的收入很难维持家庭开支,戚华艳不想坐在家里等国家照顾吃财政低保。

  “一切还得靠自己,得想办法走出困境。”戚华艳说。2004年年底,在家人的反对声中,在外人异样的目光中,戚华艳毅然决然地辞去了医院舒适稳定的工作,走上了艰辛的创业之路。

  戚华艳说:“之所以选择家政服务行业,首先是与自己的专业和在医院工作的经历有些关联,而且前期投资不大,切合农村妇女的从业特点。”

  2005年初,戚华艳只身一人前往深圳等沿海城市考察学习,学习沿海城市家政服务行业的运行模式和经验。2005年3月,戚华艳回到宜昌,创办了宜昌市家佳乐家政服务有限公司。

  戚华艳亲自培训招聘的女工人,手把手教她们怎样做家庭保洁、怎样树立自身形象、怎样和客户交流等。

  最初戚华艳觉得下岗失业人员很多,人员招聘应该不是问题,但事与愿违,因为内地家政服务行业还没兴起,人们都不愿意从事这项工作。一系列的问题,导致戚华艳的家政公司一度低迷,面临要关门的局面。

  “只想着哪怕只有我一个人,也要咬牙坚持下去。”戚华艳坚定地说。

  转机出现在2005年的年底,通过观察市场,瞅准了中国人都有除旧迎新的传统观念,戚华艳亲自带上工人到客户家里做清洗保洁服务,慢慢积累了一批客户资源,几个月下来,公司逐渐走出了困境。

  风雨过后,终见彩虹。短短几年间,戚华艳的家政公司从最初的不固定家政服务人员上10人,发展到现在拥有固定家政服务人员近百人。2007年被评为宜昌市“十大转移致富女能手”称号;2016年被推选为伍家乡人大代表;公司也连续三年获得宜昌市重点家政服务企业展示。

  戚华艳坚持“以人为本,诚信第一,质量至上”的服务理念,加强规范管理,提高服务质量,实现了妇女就业、市民受益、公司盈利等多赢的目标,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公司招收的家政服务人员均为周边县市及近郊失地和无业农民,带动就业人数数百人。

  在创业的同时,戚华艳工作上不断大胆创新,扩宽思路,从传统的中介式服务向员工式管理服务转变,做好售后跟踪服务,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和思想素质。

  “创业就是要敢闯敢拼,闯的是一种精神,拼的是一种执着。”戚华艳满怀信心地告诉记者,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社会老龄化加速和二胎政策影响,她相信未来高端家政行业一定大有可为。

  来源三峡商报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东一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