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探访上海高桥人家—凌氏民宅的前世今生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探访上海高桥人家

  凌氏民宅

  播放

  凌氏民宅是一座古朴典雅的建筑。于1918年建造,是五开间三进深的中式庭院。宅院占地1.8亩,共有36个房间,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

  房屋整体高大气派,门窗廊檐雕饰精美,山墙采用观音斗,属于本地民居风凌氏民宅是一座古朴典雅的建筑格。

  房主凌祥春,1886年生于高桥。他出生贫苦,13岁去上海学生意,后来自己开了“义丰”皮鞋店。经过艰苦创业,诚信经商,终于事业有成。他32岁时,耗资3万银元,在此地买房造屋。

  抗日前后,凌家子女屡遭不幸,他着重庆开的皮革店遭日机轰炸被毁,从此家境衰落。

  1950年土改时

  他将宅院交给政府

  凌祥春生性敦厚,经常助人为乐,修桥补路,造福乡里,他与1955年去世。小儿子凌福生和长孙凌鹤皋先后参加革命,如今凌家后代人丁兴旺,事业有成。

  1886年,凌祥春出生于高桥西凌家宅。因家里穷,只读了三年小学,13岁到上海市区皮鞋店当学徒。由于他吃苦耐劳、勤奋好学,深得老板和师傅的赏识。

  但是凌祥春是个胸怀大志的人,他暗下决心,也要当老板。待他稍有积蓄,又靠借贷,自己在市区大东门开了一家“义丰”皮革店。

  1918年,镇上一条消息震惊四方:年仅32岁的凌祥春要花3万大洋,在西街界浜边的黄金地段买地造房!其年纪之轻、出手之阔、气派之大,不得不让人惊叹。凌祥春何许人也?

  清朝灭亡民国兴起

  西装革履成为时髦

  也许是“时势造英雄”,凌祥春当老板之时,适逢清朝灭亡、民国兴起,长衫马褂不再时兴,西装革履成为时髦。

  凌祥春看准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决心大干一番:迅速扩张、占领市场。他不仅在上海有“同昌”、“瑞泰祥”,还到杭州、重庆等地开店,他或独资、或合伙,前后开有16个皮革店。

  如他在重庆开了“义成兴”皮行,当时重庆皮革业才刚刚兴起,凌祥春看出这是个发财的机会,他就在重庆山里自己办起了制革厂,从上海抽调了十几名师傅,形成了自产自销一条龙。由于讲究质量、诚信经营,所以生意十分兴隆。他小小年纪,却有胆有识,在同行业中成为领军人物。

  过去事业有成之人讲究建造豪宅,以光宗耀祖,凌祥春也不例外。凌氏民宅临街傍水,占地1.8亩,共有36个房间,五开间三进深,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房屋整体高大气派。宅内集中了徽州建筑的精华,门窗、廊檐雕饰精美,还有各种砖、木、石雕,每一件都精雕细刻、内涵丰富,是一座古朴典雅的中式传统民宅。

  抗战期间,凌祥春17岁的儿子染上瘟疫,因恐日军活埋,未能及时送医,不幸夭折。同时他在重庆的皮行又遭日机轰炸被毁,其它店铺生意惨淡,从此家境衰落,因此他对日寇恨之入骨。

  后来,他小儿子凌福生和长孙凌鹤皋先后参加革命。如今凌氏后代人丁兴旺、事业有成。

  解放后,凌氏民宅大部分成为公房,变成“七十二家房客”。2003年高桥镇政府对该宅实施动迁,并出资对其进行了全面修缮,筹备开设“高桥人家陈列馆”。

  “高桥人家陈列馆”就是当年众多大户人家的缩影。它借用凌氏民宅(展出人物故事全系虚构),再现了当时高桥一个四世同堂大户人家的居住和生活情景。馆内几百件展品大多古色古香,整体布局力求身临其境。

  这里每个房间都经过精心的布置:不仅按照传统的风俗和要求对家具进行布局,而且用几百件小型的生活用品点缀,原汁原味地恢复了当初生活场景。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该馆所用几百件展品95%都是真正的古董。展品特点:一是中西合璧,展现了海派文化的地域特色;二是亦农亦商,即农业与商业并存,体现了社会的发展。

  凌氏民宅,高桥镇西街167号,由清末民初大户凌祥春建于1918年,现在作为"高桥人家陈列馆“,是老街少数几个可看景点之一。

  第二进是一间大客堂和东、西两个正房间,上下共有6间。

  1200米平方,楼上楼下,36个房间,整个布局是坐南朝北。三进深的院落,最南处是灶披间,阳光灿烂,一条狭窄的小花园,由高墙与外面河浜隔开。其余所有的正房正厅,落地长门洞开。

  凌氏民宅客堂名叫“三德堂”。

  一楼有大少爷的卧房。

  一楼大少爷的卧房

  宅主凌祥春的介绍

  正门与庭院

  楼上楼下,五开间三进深,落地门窗,雕花精美。

  廊檐扶栏,精工细雕。供参观的仅是朝北的正房正厅,左右厢房不开放,面积太大,没家什可放。

  楼上有老爷的卧房,全套的晚清期榉木家具

  设有钱柜和保险箱

  旁边是三少爷的卧房。

  小姐的卧室“

  书房

  姨太太房

  厨房

  全套红木家具

  全套宁波式样雕花嵌骨家具

  全套宁波式样雕花嵌骨家具

  全套西洋式样花梨木家具,五斗橱上有台老式电子管收音机,圆桌上有旧式英文打字机和英文百科全书。玻璃西洋钟是新的,但旁边的一只烘面包机是老古董。

  这种老式的电子管收音机非常熟悉,小时候家里有一台,有中波短波,加拿大货,天天听少儿节目“小喇叭开始广播啦”。电子管是大型的,后来电阻电容都老化成粉末了,就扔了,如果保存下来,现在也是个宝贝。

  英文版的百科全书,翻开看看,也是老古董。

  楼梯下的账房间,条案上的摆设也是古董,一台西门子电话,一只西洋饮水器。

  民国时代的西门子电话机,清代的西洋饮水器,都是稀罕物。

  灶披间是朝南的,阳光充足,暖和舒适,青砖铺地,并排两只八仙桌。想起读小学时,经常在同学家灶披间的八仙桌上做功课。

  灶上的这台煤油灯,非常罕见了,该好好保存。从前上海眼镜店里都是用这种煤油灯来烘烤弯曲眼镜架的。

  小时候家里也有一只稻草编的饭捂子,外婆怕稻草松了碎了,用棉布缝个套子,给里外包裹起来。

  灶台上三大件是老酒bang、糖缸、盐钵头。青花瓷缸是放糖的糖缸,原来家里有一对,描着古代仕女画,文革中父亲怕被砸了,用红漆打个叉,以示已经革命,现在不知道在哪个角落里。酒放瓶里,盐放在钵头里的。

  竹编的小菜橱,原先家里也有,只不过小许多,四分之一大小,一直用到文革后搬家。左面的红漆竹编饭菜提篮,也很亲切,小时候过年,烧好的菜多了没地方放,一部分就放在提篮里,那时的冬天特别冷,放着不会坏的。

  这只做米蒸糕的模具,在浙江平湖民居见过。

  灶披间旁边的一间农具间,还有纺车、织布机、犁杖、水车,都是收集来展览的农家之物,想来镇上的人家是不用的。而过年磨水磨粉做糕团,一般是手摇的小石磨,像这只大石磨,是要一个人全力走着推的。

  宅院占地1.8亩,共有25个房间,建筑面积约1200平方米。整宅房屋高大、美观、实用。山墙采用小圆形具有本地民居的特征。凌宅显著的特点是门窗、廊檐都有木雕等装饰

  门楼廊檐的砖雕极为精美,叹为观止。宅主专门请了当地著名的工匠对正中的门楼进行装饰并配以各种水泥石雕,内容丰富,很有诗意

  门楼廊檐砖雕的局部细节,如:“姜太公80遇文王”、“昭君和番”、“乌江自刎”等等。人物‘、车马栩栩如生,刀枪器具鲜明可见。无论是太公的悠悠自得,昭君的美艳倾城,还是项羽的浩气冲天,都雕塑得惟妙惟肖,令人赞叹。可惜在十年“文革”中均毁在“”的铁拳和榔头之下。

  门楼廊檐砖雕的局部细节,建国后历经这么多的运动,特别是文革扫四旧,能保全下来真是幸运。

  高桥人家陈列馆”设在浦东新区文保单位“凌氏民宅”,位于高桥古镇的西街上。这座深宅大院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它的百年沧桑。

  “高桥人家陈列馆”就是当年众多大户人家的缩影。它借用凌氏民宅(展出人物故事全系虚构),再现了当时高桥一个四世同堂大户人家的居住和生活情景。馆内几百件展品大多古色古香,整体布局力求身临其境。

  这里每个房间都经过精心的布置:不仅按照传统的风俗和要求对家具进行布局,而且用几百件小型的生活用品点缀,原汁原味地恢复了当初生活场景。

  特别难能可贵的是,该馆所用几百件展品95%都是真正的古董。展品特点:一是中西合璧,展现了海派文化的地域特色;二是亦农亦商,即农业与商业并存,体现了社会的发展。

  该馆从一个侧面展示了高桥的历史文化底蕴和民俗文化,见证了高桥集镇与上海城市同步发展的史实,还折射出高桥人吃苦耐劳、勤奋好学、与时俱进、敢闯敢拼的人文精神。

  到上海旅游,不妨抽暇去那里走一走,看一看这张被岁月尘封的老宅,你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收获。

  扫描二维码加关注

  资料图片来源网络

  如有侵权请来电删除

  编辑:凌玉芬

  投稿加微信:lingsi3003877

  投稿邮箱:lingsimin@vip.qq.com

  写明微信公众号投稿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东一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