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无转盘微波炉的工作原理是什么?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微波炉的的工作原理是:

  1.微波的特性

  微波是一种频率为300MHZ~300GHZ的电磁波,它的波长很短,具有可见光的性质,沿直线传播。微波在遇到金属材料时能反射,遇到玻璃、塑料、陶瓷等绝缘材料可以穿透,在遇到含有水分的蛋白质、脂肪等介质可被吸收,并将微波的电磁能量变为热能。由于微波的频率较高,它的传输需要用高导电率的波导管来传输。

  微波的频段虽然很宽,但是真正用于微波加热的频段却很窄,主要原因是避免所以使用较多的频率,防止对微波通讯造成干扰。国际上,家用微波炉有915MHz和2450MHz两个频率,2450MHz用于家庭烹调炊具,915MHz用于干燥、消毒。

  2.微波加热原理

  被加热的介质一般可分为无极性分子电介质和有极性分子电介质。有极性分子在没有外加电场时不显示极性。如果将这种介质放在外加电场中,每个极性分子会沿着电场力的方向形成有序排列,并在电介质表面会感应出相反的电荷,这一过程称为极化。外加电场越强,极化作用也越强。当外加电场改变方向时,极性分子也随之以相反的方向形成有序排列。

  若外加的是交变电场和磁场,极性分子将被反复交变磁化,交变电场的频率越高,极性分子反复转向的极化也就越快。此时,分子热运动的动能增大,也就是热量增加,食物的温度也随之升高,便完成了电磁能向热能的转换。

  家用微波炉的频率是2450MHz,电场方向每秒钟变化24.5亿次,其生成的热量之大是可想而知的.

  微波炉是用微波来烹调食物的,由磁控管产生2450MHz的超短电磁波,通过微小元件发射到炉内各处,经发射、传导、被食物吸收,引起食物内的极性分子(如水、脂肪、蛋白质、糖等)以每秒24.5亿次的极高速振动.由于振动所引起的摩擦使食物内部产生高热,将食物烹熟.

  3.微波炉的工作过程

  电控系统将220V交流电压通过高压变压器和高压整流器,转换成4000V左右的直流电压,送到微波发生器产生微波,微波能通过波导管传入炉热腔里.由于炉热腔是金属制成的,微波不能穿过.只能在炉腔里反射,并反复穿透食物,加热食物.从而完成加热过程.

  其实有、无转盘的微波炉工作原理一样,都是变压器将220V的交流电转变为4000V左右的高压直流电,然后驱动磁控管发射2450M赫兹的微波,微波使食物内部的极性分子(水分子是最常见的极性分子)发生高频的震荡、摩擦产生热量来加热食物的。

  托盘就是指微波炉的玻璃转盘。其实微波炉的磁控管都在微波炉右边,转盘的微波炉是将磁控管的产生的微波直接通过云母片发射到微波炉内腔加热食物,如果不转的话就会一直加热食物的右边,转着的话就可以保证整个被加热食物各部分均匀受热;而无转盘的微波炉是磁控管发射的微波通过导波通道导到微波炉内腔的底部(运用的原理就是微波遇到金属会发生反射),然后用搅波器将导到底部的微波均匀分散发出,使加热均匀,这样就不用转了。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东一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