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对机械电子很感兴趣,动手能力也还可以,手工做过航模,可以找个什么样的工作?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既然您对机电感兴趣可以去工厂做机械维修,如果你懂得机械电路编程PLC的话可以当技术员,也可以去机械厂做数控加工看你水平如何。

  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可以点个关注

  每日更新机械设计实用知识教学

  在RoboMaster比赛中,我们发现参赛的机器人有各种各样的机械结构,像8个轮子的工程机器人

  哈尔滨工业大学 工程机器人

  头部结构繁杂的英雄机器人

  华南理工大学 英雄机器人

  还有抱着5个气瓶斜体爬阶梯的工程机器人

  东北大学 工程机器人

  甚至同一种功能的夹取装置,还有不同的设计:

  两所学校的机器人的取弹机构

  不同的机械结构会直接影响机器人的效率。该如何找到最好的方案?这就是机械中最最最重要的内容——机械设计。

  什么是机械设计?

  机械设计是啥?是根据使用要求,对机械的工作原理、结构、力的传递、材料等进行构思、分析和计算,并将其转化为具体的描述,以辅助制造。

  说人话就是:我在家里想拿隔壁萝卜君家里的萝卜吃(这是使用要求),就开始动脑思考,还算了一下两家的路线(这是构思和计算),最后画图制作偷取的工具(这是转化)。

  一个机械夹子

  今天我来领大家入门机械设计,本文字字都是踩过的坑,句句都是流过的泪。可将手机调至静音,含泪阅读。

  入门:机械设计初体验

  首先,机械的图纸不是地上捡来的,是需要自己建立模型的(建模)。

  这里推荐一款普遍到烂大街的建模软件:SolidWorks,简单容易好上手,对于刚学画图软件的同学非常友好,适合做创新设计比赛。

  还有一款叫Creo,拥有强大的曲面建模能力,需要更严谨的思维和规范的操作,适合曲面要求更高的产品。

  SolidWorks和Creo

  接着,要加工零件,毕竟不是神笔马良,画出来就有。

  我们DIY常用3D打印机和雕刻机加工。若是比赛和做产品,更多用的是CNC、冲压和压铸等。

  3D打印机可以加工复杂零件,比如打个六角圆弧自带凹槽的弹仓。缺点是精度和强度不高。

  3D打印零件

  雕刻机可以雕刻平面,比如切个圆,钻个孔。但是,只有培训过的机械狗才能操作雕刻机,所以建议在X宝代加工。

  雕刻机加工的零件

  最后要了解基本的的紧固方式(比如螺钉)和传动方式(比如齿轮),再利用DIY工具,动手操作一番。

  常用的DIY工具有螺丝刀、螺栓螺母和扳手,这些工具可以满足基本的连接需求。

  通过以上工具,就可以自己加工和装配,搭建出简单的机器人啦。

  如果想动手却没有加工设备,那就拆个电视冰箱过过瘾吧~不过前提是家里有矿,不怕挨打。

  进阶:设计要领

  以上是最简单的入门,如果入完门你觉得“机械真有趣,我还有大把头发可以掉”,那么,硬干货开始了。

  1. 系统设计

  首先,做机械要有系统设计的意识,也就是大局观。

  设计之前我们要:明确任务、分析需求、功能确定……设计过程要:提出方案、确定方案、选定材料、结构设计……最后还得:仿真、组装测试、优化总结。

  这才是一套合理的流程啊朋友们!那些凭感觉设计,做到一半才发现:“糟糕,他要一个电风扇,我却做了一个风力发电机”的朋友,请好好反思一下自己!

  曾经就有队伍在研发步兵机器人时,将底盘和云台分给两个人做,做完发现拼不到一起……真愁人,你说该拆谁的好 ?

  2. 查阅资料

  如果只是做个小木椅,那么随心做,如果想成为一名机械工程师,那请好好掌握一大波专业课,有:《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机械原理》、《机械设计》、《工程材料》、《机械制造基础》等等。

  在掌握课程后,就能够真正地踏入一个项目了。项目开始的第一步是收集资料,这是机械工程师必备的素养。

  个人首推的参考资料是《机械设计手册》,这套手册可以说是经典中的经典,机械行业里的《新华字典》。

  机械全套「劝退」指南

  它包含了常用设计资料、机械零部件设计(连接、紧固与传动、轴系、支承等等)、流体传动与控制、机电一体化及控制技术、现代设计理论与方法等等。

  基本常用的机械知识都能在这套手册里找到。

  身为21世纪热爱上网冲浪的少年,还推荐上 “知网”和“万方数据库”。这些平台涵盖了国内外各类学术期刊、会议论文,读完能够提升逼格更好地做研究。

  对了,还有个经验:搜不到信息时,可以减少关键词来扩大搜索范围,或者用相近的关键词,比如“发射结构”改成“摩擦轮挤出”。

  如果想了解RoboMaster比赛机器人,还可以看看《机甲大师?精选机器人图鉴》:

  图鉴精挑细选了比赛中优秀的机器人,解析了它们的结构和技术。简直是入门机器人、窥览强队技术的必备书籍。

  另外还推荐一些网站和书籍。这两个网站主打知识共享,可以上传自己的模型图,也能观摩各路神仙的图。

  

对机械电子很感兴趣,动手能力也还可以,手工做过航模,可以找个什么样的工作?

  网站页面

  3. 确认需求

  了解完任务背景和收集资料后,就可以确定需求了。

  这是非常关键的一步,甚至危及生命。因为如果需求不明确,以后当了产品经理,是会被程序猿持刀恐吓的。

  举个例子,在今年比赛中,很多参赛队惯性地认为英雄机器人必须登岛,就耗费大量的精力研发英雄登岛的机构。结果发现,英雄不登岛反而打得更好。

  

对机械电子很感兴趣,动手能力也还可以,手工做过航模,可以找个什么样的工作?

  赛场上的英雄机器人

  浪费人力物力,此为不仁,伤害队友感情,此为不义……(误)

  想要正确认识需求,就要分清必达需求、最低需求和希望达到的需求。

  根据这些需求,综合人力物力和资源,吾日三省吾身:功能能实现否,需求之间存在矛盾否,需求之间能被替代否等等。

  举个栗子:2022赛季的工程机器人,必达需求是获取底层弹丸,最低需求是可以重复获取弹药箱,希望达到的需求是可以在6s完成登岛,20s内抓取10个弹药箱。

  工程机器人取弹

  这个过程建议列好需求分析文档,根据实际情况来改动项目。

  我的需求文档

  在分析需求时,切忌好高骛远脱离实际,比如机器人飞跃上岛……这事咱们5年内暂时别想了好吗?

  只有稳扎稳打地实现机器人的每个功能,并做到极致的稳定,才是最靠谱的路子。

  4. 方案设计

  有了需求,就要开始设计方案了。如果说机械结构决定机器人身体的好坏,那么方案设计就是机器人的灵魂品质的高低。

  在方案设计过程中一般有以下几个步骤:

  1)集智法:团队提出多种方案,按照原动部分、传动部分和执行部分,分别思考讨论。举个简单的栗子:工程机器人抓取弹药箱时,气缸是原动部分,被推动的滑块是传动部分,爪子则是执行部分。

  2)方案筛选和融合:根据提出的方案,评估每个方案的可行性,综合考虑人力、资金和可行性等问题,融合提炼出一个最终方案。

  3)要点实现review:确定最终方案后,回头思考这个方案能否满足需求。

  一个合理可行方案往往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再举个栗子:2022赛季,深圳大学的工程机器人登岛结构,拥有不同高度的辅助轮,可以适应各种阶梯,外框架可以伸缩抬升机器人,高效简洁,实在是高。

  深圳大学的工程机器人

  最后它也在登岛取弹的单项赛中成功夺魁,实在优秀。

  那么对于机械新人,看到别人优秀的机械方案,能不能照抄呢?

  其实,同类机器人的成功案例可以直接借鉴,不符合要求的就要改进。那些一味求新、把血泪经验弃置不理的极端行为,我们墙裂谴责!

  5. 设计阶段

  设计阶段就是,把脑子里不可描述的想法,转变成模型。基本原则是:明确、简单和安全。

  这需要确定机器各零部件的材料、形状、尺寸、加工和装配,涉及到材料、工艺、精度、计算方法、实验等综合性工作。

  过程主要有零件设计、部件设计和整体设计三个部分。

  1)零件设计

  零件设计主要有以下三个方法:理论设计、经验设计和模型试验设计。一般创新设计比赛过程中比较常用的是理论设计和经验设计。

  设计零件时,要把握好每一个零件的强度和刚度,避免零件损坏失效。同时要考虑工艺性,降低零件的制作成本。熟悉加工工艺可以在这一方面有很多的帮助。

  在满足上面两个条件的情况下,尽可能减小零件质量,避免材料浪费和减小整体惯性,改善机器的动力性能。

  2)部件设计

  部件设计时,要协调各零件的结构及尺寸,使零件构型合理。下图的错误示范,就是没考虑加工工艺,加工商看了是要打人的。

  设计重要的机构时,还要做出简略的实物来验证可行性。曾经我就因为关键结构要重做,导致整台机器得大改。队友听了都想打人。

  3)整体设计

  整体设计时,要注意好每个部件的空间布局、部件之间衔接的位置,和线路布置的问题。

  比如说英雄机器人,它有云台模块,底盘模块和取弹模块,如果制作这三个模块时,没有考虑整体设计,做完就会发现根本拼不起来。

  英雄机器人的三个模块

  只有确保部件之间的配合、零件轻量化,和保证足够的刚度强度,英雄机器人才能稳健有力,不易跑掉轮子和散架。

  完成整体设计后,还有一个校核的步骤。我们需要校核主要零件,得到计算结果,发现“这个零件还不够完美”,再修改出一个更优的作品。因为每个零件的尺寸、位置和配合关系已知,作用在一个零件上的载荷也就基本可以确定。

  身为21世纪热爱上网冲浪的少年,还会通过有限元仿真分析来校核。

  它没有繁杂的计算,可以直接看出零件的受力情况和形变幅度,对于零、部件的修改提供参考。熟练的运用仿真协助设计,能节约人力成本和避免设计的误区。

  有限元仿真分析

  6. 打样测试

  打样测试就是把机器做出来,测一下会不会翻车。(其实就是整机、零部件的强度、刚度和运转精度等方面的性能。)

  验证一般有两种,一是验证某模块能不能顺利跑起来,可以用低成本的材料测试。例如用3D打印件代替受载荷较小的加工件,用价格和强度较低的玻纤板替代碳纤维板等。

  像下图,一个复杂的扇叶模型,在测试时可以直接简化成一块玻纤板和几块铝板。

  被简化的测试的机构

  二是验证机器整体性能和寿命,这时就要完全遵照方案来制作机器,然后反复测试,看它能顶多久。

  在比赛中,我们经常看到机器人“翻车”,上岛翻、下坡翻,被队友撞了一下也翻……其实只要有充足的测试,这些黑历史都可以避免。

  机器人下岛时“翻车”

  打样过程有一些血泪史,请大家牢记在心:

  1)打样前一定要反复检查图纸,避免重要尺寸的漏标和错标。记得曾经有人把电路板的mm标成cm,最后收到一个比头大的快递,以及烧了一个月的生活费。

  2)列好BOM表,明确零件加工的成本和数量,避免漏件。别装到最后发现少了某颗螺钉和螺母。

  3)加工过程中要跟加工商保持沟通,保证零件的加工的准确性、精度和交期。

  曾遇过一个加工商,最喜欢无视图纸的公差。所以每次拿到零件都要手动磨半天才能用,令人愤怒。

  交期也很让人头冷,如果是5号交货,就要从1号开始催,一日三餐,一天三遍。(虽然催完5号也不一定能交,但是士气一定不能输)

  4)零件回样之后及时验货,有问题就返厂。组装时注意装配顺序,记录设计不合理的地方,下次避免。

  5)尽可能模拟机器的使用工况来测试。水下机器人就让它下水,空中机器人就让它上天,不要跟它客气。测完记得记录问题,为下次迭代做准备。

  7. 总结优化

  总结优化阶段主要任务是完善和扩大方案。而且,机器都由人来组装和操作,所以也得考虑人机交互的关系,来提高机器的效率和降低组装和维修难度。

  好的机器作品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总是经过几个版本的迭代,不断优化才能趋向稳定。

  很多优秀队伍的机器人通常在比赛前2个月就完成了,经过长时间的测试和迭代,才能将机器性能推向极致,在赛场称霸风云。

  希望未来的机械工程师们,好好学习,动手实践,争取早日设计出牛X的机械结构,把我摁在地上摩擦摩擦!

  如果对你有帮助的话,可以点个关注

  每日更新机械设计实用知识教学

  具体有几个职业的建议:

  第一个:投身航模类玩具类无人机类机器人类产品的设计师或工程师。这个世界很需要动手能力强的人,来帮助我们改变世界让世界变得更好。但是,能做到什么程度还要综合评估。如果只是简单业余爱好水平,则这条路还是很挑战的。但也不阻碍如果你有一个强大的志愿成为这样的人。

  第二个:成为此类机电一体化产品的教育机构的老师,教小朋友玩航模玩乐高机器人以及机器人制作和编程。现在教育是大势所趋,长期利好,请放心大胆去从从事这方面的教育工作。

  第三个:成为西瓜视频、短视频运营者,这一条和上面的工作可以并行,不矛盾,主题就是做你感兴趣的机电一体化玩具的玩法、制作和相关知识。持续耕耘积累自己的粉丝和播放量,有一天会发现你在这个领域成为最牛的大V。

  希望上述建议多大家有参考价值。

  欢迎关注本头条,更多好文。

  如果你的文化水平一般,但动手能力强,又懂电子技术的话你可以先考取一个电工证去厂里做个维修电工,以后再学习一下工控,如plc和变频器的维修,那么你只要有了一定的技术水平后工资待遇都很不错的,而且工作也轻松。

  机电设计

  做机械加工,数控机床

  我小时候不是很好学,但是我通过这几年社会上工作,觉得一个人就算你光肯做没用,人总有累的时候,还是要学点理论知识(也就是肚子里有货)这样才会有发展的空间。

  但是这些年我做过很多工作,感觉自己的性格太内向,销售什么的适合,技术这方面的也许适合自己,可是机械电子这方面的知识太广了,也很难很枯燥,我连冰山一角都没碰到,

  请问一个24岁的我该如何做起?

  可以做汽修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