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美国名将巴顿去世后为何要安葬在欧洲西部的卢森堡?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这位勇士只属于他的第3集团军,也只属于血与火的战争。

  确实,到了1945年4月,随着欧洲战事逐步结束,美国第3集团军慢慢闲了下来。他们在去年里登陆诺曼底,完成法莱斯包围圈,鏖战阿登森林突出部,救出被困巴斯通的空降兵兄弟,前后毙伤德军16万3千多人,俘虏过百万,可谓功勋卓著。

  (巴顿将军22岁时于西点军校的照片)

  (从年幼到年迈)

  现在,第3集团军将近30万兄弟无所事事,刀枪入库马放南山。要么执行着枯燥无味的维持治安任务,要么看管数不清的战俘,要么用香烟巧克力和法国德国女人们厮混。他们或许偶尔还能想起巴顿将军在44年从英国出发前对他们的演讲。

  (1944年,巴顿在北爱尔兰对第3集团军部下们演讲)

  “坐下,弟兄们,你们所听到那些关于美国人不想打仗,只想置身事外的说法,都是一堆臭屎!美国人爱打仗。所有真正的美国人都爱战场上的刺激和交锋。当你们还是孩子的时候,你们都会崇拜弹子球冠军,跑得最快的人,大联盟球员和最强悍的拳击手。美国人爱戴赢家而且不能容忍输家。美国人每一次都会赢,这也是为什么美国人从来都没有输过而且永远也不会输掉一场战争。美国人对输的念头都感到可恨。战斗是一个人能够参加的最重要比赛,他会让所有最好的脱颖而出,让底层的彻底淘汰。

  你们不会全部都死,今天在这儿的人只有2%会在一场重大战役中牺牲。每个人第一次上战场都会害怕。如果他说他不怕,那他就是个天杀的骗子,但真正的英雄是那些即使害怕仍然坚持战斗的人。

  ……三十年后,当你坐在壁炉边,你膝盖上的孙子问:爷爷,你在那场伟大的第二次世界大战里都干了什么?你不用咳嗽一声说:这个嘛,那会你爷爷在路易斯安那州铲牛粪。不,先生们,你可以直视他的眼睛说:孩子,你爷爷当时正和伟大的第3集团军,还有那个狗娘养的乔治巴顿并肩作战!

  好了,你们这些兔崽子们,你们知道我的想法。我会为能够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领导你们这些了不起的家伙感到骄傲!就这些。”

  (宣扬巴顿将军为装甲铁拳的海报)

  现在德国投降,日本还在远东顽抗,但似乎和战士们都沾不上边。就连巴顿将军主动请缨去太平洋作战也被拒绝。马歇尔说,只有在中国获得一个主要港口才能把部队调过去,而这根本就不可能立即实现。

  整个5月,当苏军获得占领柏林的荣耀时,巴顿却只能在巴黎伦敦被迫休假。接着回了国,虽然受到英雄般欢迎,但他也于6月14日得到了战争部长自己不会被派往太平洋的正式命令。稍后,巴顿成为德国巴伐利亚州的军政首脑,负责管理盟军占领区,并且带第3集团军执行当地“去纳粹化”的政策。这种非战斗任务,当然不能让巴顿打起精神。不过他依然等待着,希望能有机会带着部下和日本人再结结实实干上一仗。

  1945年8月15日,日本正式投降的消息传来,可谓万众欢欣,各国庆祝。唯一不高兴的,恐怕就只有巴顿将军这样的铁血军人了。

  “又一场战争结束了,就像我对这个世界的作用一样。”在他看来,自己永远等不到下一场战斗了。随后,他的行为和言辞变得越来越不稳定,和以往满嘴粗口但逻辑清晰的情况相比截然不同。人们不禁分析他可能是过去遭受了太多骑马和驾车事故所致,也许是头部受到了某种类型的脑损伤。种种猜疑下,人们可能忘了巴顿作为战士的理想,就是“死于最后一场战争,最后一次战斗的最后一发子弹”,而不是在歌舞升平的世界里跌跌撞撞,四处碰壁。

  (《巴顿将军》电影剧照)

  这时,巴顿的侄女简戈登(Jean Gordon)再次出现,挽救了他沮丧边缘的情绪。这位女孩二十多岁,既美丽又聪明诙谐,因为战争缘故成为红十字会工作人员,早就是巴顿叔叔的忠实崇拜者。1944年,她作为“甜甜圈女孩”被调到第3集团军。为即将登陆欧洲大陆的美军战士们提供甜甜圈,咖啡,香烟,以及用舞蹈,音乐,和聊天来鼓舞士气。自那时起,戈登就成为叔叔巴顿不变的伴侣。宛如清晨阳光,侄女的来临暂时驱散了巴顿不如意的阴霾,温暖了他无望的生活。崇拜和疼爱将双方暧昧关系迅速升级。巴顿曾炫耀两人床第关系非常和谐,而后来各家纷纭的说法让这种恋情更蒙上一层谜样风景。

  (戈登是位黑发聪明女孩,敏感而细腻)

  好景不长,9月时,巴顿回到了妻子比阿特丽斯之处,分离让敏感的侄女戈登又陷入消沉和迷茫。

  不仅如此,巴伐利亚州占领军的统治忽然被人指明出了问题。人们注意到好几位臭名昭著的前纳粹党成员继续留在该地担任管理工作,新闻媒体曝光之后,欧美人士都纷纷质疑巴顿在清除纳粹残余方面行动不力。有人更表明巴顿将军对苏联的攻击性言论会导致国际纠纷。

  (巴顿和朱可夫在一起)

  面对媒体追问,心直口快的巴顿声称大多数具有基础设施管理经验的人才都被迫加入了战争中的纳粹党,他不止一次把纳粹和美国的,共和党拿来比较。这一说不要紧,美国国内舆论可炸开了锅,刚刚在宣扬击败纳粹势力和执行全欧洲去纳粹化的努力被巴顿一张嘴几乎给说没了。负面新闻满天飞,美国政府简直气得要爆炸。政治嗅觉灵敏的陆军参谋长艾森豪威尔更是火冒三丈。尽管不少人替他说情,但9月28日,艾森豪威尔还是解除了巴顿的巴伐利亚军政首脑职务。一周后,他最珍视的第3集团军指挥官职务也被剥夺。

  (1943年,巴顿和艾森豪威尔在突尼斯会面)

  指挥权移交仪式阴郁而压抑,官兵们心情复杂,带领他们四处拼杀共享荣誉的将军即将离开。巴顿最后一次对大家说道:“所有美好的事物总会终结,迄今为止,我遇到最好的事情就是曾有指挥第3集团军的荣幸。”

  仿佛是惩治,仿佛也是嘲弄,巴顿被派去指挥德国境内的第15集团军。听起来似乎不错,实际工作却只是和一小群工作人员在案头共同编撰欧洲战史。巴顿固然喜爱战争喜爱历史,但这样乏味的事务性工作很快让他失去兴趣。

  (1918年,指挥雷诺坦克为协约国作战的巴顿)

  没了部队,没了方向,没了敌人,巴顿茫然无措,只能四处旅游聊以排解。他去了巴黎,布鲁塞尔,卢森堡以及一战旧地凡尔登。或许西欧之旅让他回忆起1918年自己率领雷诺坦克和德国人一教高下的经历。那会巴顿还是美国唯一拥有坦克驾驶经验的士兵呢。想到后来把装甲战术发扬光大,在二战里开花结果,也算是美国坦克部队发展的见证人啊。旅程到了斯德哥尔摩,许多健在的旧时朋友相聚一堂,大家聊起1912年奥运会时话题活跃多了。巴顿当年作为运动员参加第一次现代五项全能就表现不俗。4000米越野跑第3,马术第3,击剑第4,游泳第7,手枪射击有些争议,巴顿位列21。他表示,是因为自己用.38口径打出的孔太大了,后面的子弹从洞里穿了过去所以没计算。不管怎样,非瑞典选手中巴顿综合排名第5,差一点就为美国队拿到奥运奖牌,这已经是非常不错的成绩。

  (1912年奥运会击剑比赛,右侧为巴顿)

  随着旅行结束,巴顿大致对未来做了草草规划,等到圣诞假期就回美国国内担任军职或者直接退休都成,他可不愿意再呆在欧洲像个多余人似的。

  1945年12月8日,巴顿的参谋长霍巴特盖伊少将前来见他,邀请巴顿一同去莱茵河畔的斯派尔镇附近打野鸡。这可能就是美军将领们排解无聊的不多选择。能提提精神也好,巴顿坐在1938年凯迪拉克75的后座里,左边是盖伊少将。两人有一搭没一搭聊着,看到路边被废弃的车辆,巴顿不禁叹道:“想想那些废墟,战争真够可怕。”

  这并不像铁血将军的一贯风格,或许巴顿的思绪早已飞出了颠簸的轿车外。11点45分,曼海姆附近,一辆由技术中士罗伯特汤姆森驾驶的两吨半运输卡车相向而来。不知为何,卡车在凯迪拉克面前突然向左急转,导致巴顿的座车刹也刹不住,一头撞在卡车前部。

  (电影《巴顿最后的日子》重建事故场景)

  剧烈震动时,巴顿来不及支撑,头猛地砸在汽车后座的玻璃隔板上,当即血流如注。同车的盖伊将军和司机倒没有受伤,他们只是被震懵了。听闻巴顿吃力的抱怨呼吸困难,盖伊连忙把他的身体支撑住。巴顿动弹不得,低声对盖伊缓缓说:“我想我已经瘫痪了。”

  久经战阵的巴顿判断准确,医护人员把他送往海德堡的美军第130陆军医院,这里有最好的设备,大夫很快发现,巴顿伤势着实严重。第三和第四节椎骨有压缩性骨折和错位,导致颈部骨折以及脊髓损伤。最直接的结果就是颈部以下全部瘫痪。

  接下来12天里,医生们试图连续用脊柱牵引来降低脊柱所受压力,这个过程是何种折磨想必所有经历过的病人都十分清楚,但巴顿从未抱怨。考虑到治疗环境,所有非医疗所需访客都被官方禁止,只有妻子比阿特丽斯从美国飞来例外。医生尝试了各种办法,仍难以治疗巴顿的重伤。他们告诉将军,可能再没有机会骑马,也再没有机会恢复正常行动。巴顿冲口而出:“这死法太他妈操蛋了!”

  (电影《巴顿最后的日子》,重伤后的巴顿)

  这位将军最后一次用他惯有直率吐槽了自己的命运。几天后,人们忙着准备圣诞节之时,1945年12月21日下午6点,巴顿将军于昏睡中因肺水肿和充血性心力衰竭而去世,时年60岁。

  为了尊重将军遗愿,巴顿被葬在卢森堡市哈姆区的卢森堡美军公墓,这里长眠着第3集团军牺牲的其他战士。就像战火来临,弹雨交加时一样,他们再次聚拢在了将军麾下。也许另一个世界里,巴顿带着他的弟兄们和阿瑞斯以及隆美尔来上一场永不结束的交战。

  (时常有人为巴顿将军献花)

  “我认为这样对乔治叔叔来说也许更好,他再没有地方可待,无所事事的话他会感到不满的。”侄女戈登,可能一直是最理解他的人。

  (戈登留下的照片)

  两周后,远在美国曼哈顿上东区一所公寓,接到邻居报警的警察们撞开房门。一位年轻女子穿得整整齐齐躺在地板上,无数张巴顿将军的照片散落身旁,厨房里小煤气灶四个喷口还嗤嗤往外冒着气体。

  戈登以自己的方式去陪伴她一直崇拜的巴顿叔叔了。正如家族里关于戈登遗言的传说:“我将在天堂和乔治叔叔一起,在比阿特丽斯到来之前,把他完全交给我自己。”

  (谢谢观赏,图片来自网络,侵删,其他文章账号下可见)

  参考文献:

  American Battle Monuments Commission

  Brothers, Rivals, Victors: Eisenhower, Patton, Bradley and the Partnership that Drove the Allied Conquest in Europe

  Masters of War, Crown Publishing Group, 2009

  Army Times (1967). Warrior, the story of General George S. Patton

  华盛顿邮报1946年1月9日

  因为卢森堡美军公墓里还安葬着5000多第三集团军将士;

  当小乔治.史密斯.巴顿在1944年12月21日在德国海德堡去世时,它的遗愿是“生与军人同在、死与军人同葬”,而作为对巴顿将军有重要影响和感情的部队,巴顿将军的遗孀选择了安葬美国第三集团军将士的卢森堡美军公墓作为这位将军的最后安息之地。

  最初巴顿将军墓地的位置和墓前十字架与其他官兵一样,后来前来纪念的各界人士较多,美国当局将其墓地挪到了所有墓地的最前方,使其背靠山坡,面向部下。

  巴顿将军是一位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物,其人个性鲜明,性格粗鲁、野蛮,极度讨厌俄国人,但是比较同情德国,个人演讲极富煽动性,其在对美国第三集团军的演讲,经有电影《巴顿将军》的改编传向世界,曾一度被誉为美国精神的象征。

  但是对其个人的评价往往呈现两个极端,喜欢他的人认为其具有骑士精神,是真正的军人,甚至被美誉为二战拿破仑。但是不喜欢他的人则认为他就是个狂妄自大的大老粗,只不过在特定的历史环境下,被国家需要其自信的形象提振部队士气而已。

  所以潘兴认为其是“美军中的土匪”,而艾森豪威尔则认为其是有一种“非凡而又残酷的推动力”,但是不论两方对巴顿如何评价,其作为一个“纯粹的军人”还是得到肯定的。

  有两种说法,敬请参考。

  一个说法是他本人的意愿。

  巴顿将军和身边的将士们同甘共苦,对部下更是出了名的爱护,我想很多人都听说过某个将军用嘴为部下的脚吸毒血的故事吧,那个将军就是巴顿。在当时,有很多战友死在了欧洲,后来卢森堡特地给美国一小块地方,用来安葬美军,于是巴顿便在那里和他的战友们一起安葬了。

  还有一个说法是美国政府的意思。

  美国政府认为,巴顿将军擅长打仗,但是并不懂政治,他会妨碍到政客们的统治。巴顿是个热血男儿,一直叫嚣要跟苏联打仗,还口出狂言说美国政府和纳粹一样,这直接得罪了,二战后的美国不想再次参与战事,只能想方设法除掉巴顿。据传,巴顿是被美国刺客给干掉的,而且美国政府说海外死亡的美国人不得回国安葬,就拒绝了巴顿老婆的要求,将他安葬在卢森堡。

  

美国名将巴顿去世后为何要安葬在欧洲西部的卢森堡?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