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如何看待央视曝光尚德机构霸王条款?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央视曝光的尚德机构霸王条款从一名学员要退款开始被揭发,乔阳中专毕业以后,就独自一人到海南省打拼,在这边工作稳定后,乔阳利用工作之后的业余时间准备专升本考试,通过朋友介绍在尚德教育培训机构报名,可是后期因为退款问题,持续了大半年。

  

如何看待央视曝光尚德机构霸王条款?

  2022年6月21日,乔阳通过朋友介绍,尚德教育培训机构报名专升本的考试,以微信转账的方式向尚德教育机构转账9980元费用,报名了行政管理和现代企业管理VIP专本连读班。可是报名后不久,乔阳的工作和城市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无暇顾及专升本考试。

  

如何看待央视曝光尚德机构霸王条款?

  乔阳在报名的第四天处于无奈,在2022年6月25日向尚德教育培训机构申请退款,不再上课,可是令乔阳意想不到的事情却发生了,尚德的负责人告诉乔阳,需要扣除25%的什么注册费,可是当时尚德教育机构的销售人员说的是报名后的15天无条件全额退款吗?

  可是现在却跑出来一个什么协议出来,尚德机构的负责人说24小时之后,想要退款就必须扣除25%注册费。乔阳在6月21日报名的时候,根本没有签订什么24小时以后的退款,需要扣除25%注册费的协议。

  尚德教育机构平台的网络APP上,央视的记者找到一份网络培训服务协议,尚德机构负责人表示,消费者在报名前输入验证码就是同意注册协议。但乔阳的全程报名都是由尚德机构的工作人员完成,工作人员在索要验证码时也没有提到过什么服务协议注册费,在提供了手机验证码就是阅读了服务协议。

  乔阳因为学费退款的事情,一直和尚德教育机构僵持到2022年1月29日。直到央视记者陪同乔阳到位于成都的一家尚德教育机构分校门店,尚德工作人员才不再坚持协议中扣除25%的条款注册费,通过微信个人转账的方式退款8982元。尚德面对乔阳其他的一切质疑,都选择沉默来回应。

  央视媒体也采访了全国各地其他学员退款难得情况:

  尚德山东济南消费者

  该学员从夏天申请退款,尚德教育负责人说11月份可以退款,该学员问11月份一定可以退吗?尚德教育负责人说:一定可以退,可是退款从11月中旬拖到12月中旬,12月中旬又拖到1月中旬,拖了半年了,现在一年都要过去了,还没有退款。

  广东省广州市消费者

  我去问过尚德机构,我根本就没有见过合同,完全不知道里面有什么协议,现在要退款就拿里面的协议来说我,该消费者说尚德机构不觉得是诈骗行为吗?尚德机构完全不理我。后面却跑出一份合同,还需要扣除相关的注册费。

  云南省宣威市消费者

  我是2022年7月12日报名的,4天以后的7月16日申请退款,尚德机构说12月15日退款,后面又改成1月6、7日退款,然后又拖到1月12日退款,再然后又拖到2月25日退款,过去大半年了,依然没有退款给消费者。

  报名的过程,全程都是由尚德机构的工作室进行,网络APP注册,验证码提供、替消费者签合同等,都是由尚德机构完成,消费者全程都没有看到什么协议或者注册费的提醒,尚德的工作人员也没有告知消费者有什么协议和注册费,而是在消费者想要退款的时候,才会告知协议和25%注册费的事情。尚德的霸王条款和退款难并不是个例,在全国各地都有因为退款难,尚德甚至以不退款、不理睬的态度面对。

  尚德机构在报名的时候,不给消费者看条款。尚德机构除了霸王条款25%注册费,还伪造身份给经济困难的学生贷款上课,如果学员是在校学生没有稳定收入来源,尚德机构则会伪造学员身份、住址等信息来办理贷款,一旦消费者申请退课、退款,尚德机构一再拖延,消费者的贷款也无法停止,依然需要每月还款,如果消费者自己不还款的话,个人征信还将受到严重影响。

  我们在选择成人自考再教育时,一定要选择好的教育机构平台,咨询清楚相关的一些条款,后续的一些培训方式,这些都需要了解清楚,现在整个成人教育系统有一点乱,需要自己擦亮眼睛,找到适合自己的教育机构平台,才能学到东西。

  对于老百姓来说丶防不胜防的霸王条扻丶都习惯了

  感谢邀请!

  首先跟抱歉这么晚才回答你的问题。对你这样的遭遇我表示同情。

  教育行业我目前不是跟了解,但是像这样的招生培训机构的盈利模式我可以说一点我个人的看法。

  类似这样的招生培训其实在很大的层面上就像这几年餐饮加盟行业的盈利模式差不多。主要的盈利点应该在培训费用。他们的招生资质呢就类似于现在的加盟资质一样,这样的招生资质其实是很难办理的。单层这层意思上讲你确实是受到了欺骗,。但是合作的合同是你个人签署的,这个在法律层面讲是会有一定的作用的当然这是针对他们的利益。这个建议你找专业的律师进行咨询从他们的公司源头上讲看是否有相应的渠道可以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

  其实这个问题的实质呢,就在于公司服务问题,这个也是现在我了解的行业中非常明显的问题。大家现在都是往“钱”看,好好的一家服务公司做成了销售公司。而且这个也可以理解,前端销售是最快见到收益的部门,如果通过后端做口碑然后转化收益这样时间线会比较长,公司没有相当的规模的话这其中面对风险还是比较大的。

  遇到这样的事情,我个人的建议,相关的维权渠道一定要寻求,在后期的维权过程中,一定要记得留下相关的证据。实在行不通的时候只能采取社会舆论的渠道,现在网络信息这么发达,而且社会是同情弱者的。也许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可以借鉴这几天的66万奔驰漏油事件啊。

  祝你问题处理顺利。

  请问,哪个行业没有霸王条款?

  人家霸不霸王条款不关偶事,反正咱又不去弄,咱也没这实力,也晓得自己的斤两!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