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美国的MALD空射诱饵有多厉害,中国有同类武器吗?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我是博可,我来回答。

  首先看看MADL空射诱饵的基本参数。

  

美国的MALD空射诱饵有多厉害,中国有同类武器吗?

  MADL空射诱饵由美国雷声公司研发,该弹体全长2.5米,翼展1.3米,动力系统为一台TJ—50喷气发动机,最高航速0.93马赫,飞行时间超过45分钟,飞行高度8500米。该弹主要执行四大任务,先制摧毁、反应式压制、诱骗与饱和干扰。

  该弹采用防区外发射方式。发射之前,驾驶员可选择诱饵弹工作模式,确定模拟战机的类型。飞行途中,诱饵弹靠其内置式GPS+惯性制导系统沿指定路线机动,无须继续接受载机指令。该弹可模拟母机飞行路线和类似的无线电频率,诱使对手暴露自己或形成误判。

  可见MALD空射诱饵属于辅助性的武器,缺少直接的攻击效果。但,其对于敌军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美国的MALD空射诱饵有多厉害,中国有同类武器吗?

  典型的MADL作战应用

  

美国的MALD空射诱饵有多厉害,中国有同类武器吗?

  按照美军的设想,空军在攻击拥有严密防空体系的目标时,首先会在距离目标300~500千米的空域,由1~2架E-2预警机、2架C-130运输机或B-52轰炸机和6~8架F-15E、F-16、F/A-18E/F战斗机组成打击编队。

  其中,B-52轰炸机或C-130运输机将携带16~32枚MALD-N诱饵,其余作战平台则携带AGM-154联合防区外弹药或AGM-88反辐射导弹作为打击主力。

  当打击编队前进到距离目标200千米时,编队中的B52轰炸机或C-130运输机向目标空域释放5~10枚微型空射诱饵弹。

  MADL诱饵弹会以0.9马赫的速度,前出打击编队约60~120千米的空域,并在目标空域进行展开,同时模拟出美国空军现役作战飞机的雷达反射信号,诱使敌军防空导弹制导雷达开机。

  发现目标以后,MALD-N通过数据链将已经暴露的防空导弹阵地与防空雷达位置坐标传递给编队内的攻击机群。

  或者进行全方位的电磁干扰作业,配合咆哮虫的单向透明能力,对敌方的作战将造成极大的干扰!并且,通过双向数据链引导由AGM-88反辐射导弹或AGM-154联合防区外弹药摧毁对手防空阵地与雷达,进而使得敌方防空体系失效,为己方展开有利局面。

  那么我们可以看出,使用类似MADL的微型空射诱饵会让对手的防空力量陷入两难境地——如果发射导弹拦截目标,己方防空阵地与雷达阵地将会暴露,并且招来毁灭性打击;如果不发射防空导弹,也存在被敌方发现的几率,同时敌方的打击群则可能乘机而入。

  对于我方来说,MADL将会大大提高我方电子战能力,消耗对手防空能力,导致对手误判,进而造成无法挽回的失误。

  其自身也带有一定的传感器,可以说,指挥官又多了一个“影子部队”来完成电子战任务,侦查任务,甚至可以抵近干扰,而不用担心损失(毕竟是无人的)

  加上其造价低廉,单枚仅仅3万美元左右。就算是翻倍,单枚6万美元,对于财大气粗的美军来说,大范围使用也不是难事。

  而未来当MALD加装智能作战系统与战斗部之后,起到一个智能导弹的作用。

  完成对敌方防空阵地的“猎杀”。

  对手防空系统发射防空导弹拦截MALD,则有可能遭到攻击机群发射的反辐射及防区外武器的打击。

  而若是置之不理,那么能够自主索敌和攻击的MALD将作为导弹,直接摧毁对手防空系统。

  面对空射诱饵弹,如此两难的境地单靠地面防空力量几乎无解。可见,在未来高端战争中,单纯的以地制空,攻势防空等作战理念会面临无比尴尬的局面。 只能以空制空!

  不过,在美军对MADL做进一步改进之后 …… MADL可以完全由咆哮虫电子战飞机进行控制,形成“一带多”的状态,与咆哮虫一起形成一个全方位的电子干扰体系。如此,战场上电磁条件将会变得极差。这种程度的电子战,对于小国来说,指挥通讯系统接近失效,对空搜索雷达不是雪白一片,就是一堆模拟出来的假信号,要是他们乐意,说不定雷达都能显示出字母来……

  而投降或是反抗,此时对于小国来说已经没有多大的区别了。

  如果这类武器可以用在台湾海峡的话,以MADL为例,超过45分钟的续航时间,航程远超700公里,足以覆盖海岛全境,那么,这种程度的电磁干扰,草莓兵们应该直接用眼睛观察。 这时候,光电手段要比雷达靠谱的多了。

  我国方面的话……博可在网上……实在是找不到任何有关空射诱饵弹的资料,如果有朋友找到了希望能分享给我……非常感谢。

  我国至今,仍需要集中力量在一些重要项目上,所以,在空射诱饵弹这类较为冷门的方面重视不足。

  只能说,现在先解决最要紧的事情,然后再考虑这种七七八八的小玩意。就像网上很多人说的“不还是有核武器吗?”

  似乎一副只要有核武器,一切都不算问题的样子。

  空射诱饵导弹一般用于在未来战争中作为首次突击压制武器,力图以这种诱饵导弹摧毁敌方防空雷达网。这款导弹用途特殊,专心模拟各种飞行器,让战机拥有分身术,让战机雷达信号灌满敌方的雷达显示屏,阻塞对方的防空火力通道,是一种比隐身战机还可怕的武器。

  ADM-160空射诱饵导弹,也称为MALD小型空射诱饵,大概是全球最为著名的一款空射诱饵了,目前该款空射诱饵的演变型号之多、量产数量之多、发展速度快无人能及,已经成为美军战机最重要的机载弹药之一。

  作为一款可以诱导、干扰、压制对方地空导弹乃至整套地空防空系统的小型诱饵/导弹/无人机,MALD小型空射诱饵已经成为美军战机执行空地打击任务时必不可少的机载武器,其在面对对方防空系统时能够发挥的作用或许远超很多人的想象。

  早在海湾战争时期,美军就开始动用空射诱饵参加大规模空袭作战。美海军的舰载机群发射了大量ADM-141A/B空射诱饵,欺骗了伊拉克大量地空导弹偏离真正目标。不仅如此,因为暴露了阵地,伊拉克这些防空系统还迅速遭到随之而来真正机群发射的反辐射导弹围攻,在这场较量中,伊拉克的防空系统完全处于下风,被空射诱饵死死压制。正是因为美海军的ADM-141A/B空射诱饵在实战中大显神威,美空军随后便计划要研发自己的空射诱饵,MALD空射诱饵便从此诞生。

  需要指出的是,尽管那时候美空军并没有空射诱饵的使用经验,更没有实战教训,但是却对MALD空射诱饵提出很高的性能要求,至少要比美海军的ADM-141A/B空射诱饵先进不少,这就导致MALD空射诱饵的研发难度、耗时大大增加。直到1999年,MALD空射诱饵的第一个成员——ADM-160A空射诱饵才完成首次试飞。射程可达460千米的ADM-160A可模拟美空军所有的有人战斗机、轰炸机、攻击机,多方面性能指标都颇为出色,量产服役似乎已是志在必得。

  但随后事情的发展远远超出外界的想象,美空军通过观察科索沃战争中空射诱饵的作战效果,对空射诱饵提出一些新的性能要求,而ADM-160A却并不具备这种升级改进潜力,最终美空军果断取消了ADM-160A的服役计划。

  取消ADM-160A后,美空军另起茅庐,上马了ADM-160B空射诱饵项目。作为ADM-160A的后续项目,ADM-160B的确在很多性能指标上现实大跨步发展:通过换装TJ-150发动机,速度更快,射程也比前辈多出一倍有余,价格也控制在比较低的水平,便于大量列装。作为一款新时代的空射诱饵,ADM-160B可以在多种主流防空雷达频段上模拟各种飞行器,甚至包括多种巡航导弹,对雷达的欺骗范围更强。从2009年开始,美空军正式列装ADM-160B,迄今为止装备数量已超过600枚。

  在ADM-160B刚刚开始装备之际,美国就迫不及待研发它的一系列改进型号。ADM-160C(MALD-J)主要是在ADM-160B基础上增加电子干扰系统,拥有了主动干扰能力,此外它还可以编队飞行、回传战场信息、针对目标搭载模块化载荷……作战效果更上一层楼。所以它的装备数量也更多一些,装备数量接近2500枚。

  据美军测试,在理想状态下,以多波次发射的数十枚ADM-160空射诱饵导弹,能够让敌方的防空预警雷达陷入两难境地,如果冒险开机,会立即遭致空地反辐射导弹的打击,如果为了不暴露雷达信号而缩短开机时间,就会导致防空网形同虚设。如果索性将空射诱饵当战机来拦截,所发射的远程地空导弹可能会比空射诱饵弹还要贵,这样就形成了恶性循环。

  如今美空军已经成为全球最为热衷研发装备、最大规模装备有空射诱饵的军队,而且MALD空射诱饵的新成员还在不断出现。不难想象,未来在执行空袭任务时,美空军战机会在第一时间发射大量MALD系列空射诱饵,这批空射诱饵将模拟空袭机群,吸引对方防空系统的大量火力。隐藏在MALD系列空射诱饵背后真正的机队将发射大量对地、反辐射导弹将防空系统一一摧毁,这些长期游荡在战区上空的空射诱饵,对于任何防空系统来说,都是非常头疼的。

  MALD空射诱饵,正式中文译名为“小型空射诱饵”。

  空射诱饵,是一种通过模仿己方战斗机 、轰炸机的雷达信号和飞行剖面特征,引诱和欺骗敌雷达探测设备,使其难以发现和识别真实目标,诱骗敌方进攻武器偏离目标; 或诱使敌方雷达开机,消耗大量敌方防空武器; 或采用电子干扰等手段,对敌方雷达探测系统进行干扰和压制, 达到保护真实目标的目的。 这种武器一般具有体积小巧 、结构简单、造价低廉,可扩展功能等特点,适合大量使用,是实施电子进攻、对敌防空压制的理想而有效的手段,同时,也被认为是对付地空武器的“费效比”最高的武器之一。

  MALD空射诱饵最早始于1996年。1996 年美国空军航空系统中心针对名为小型空射诱饵(MALD)的先进概念技术验证计划进行了招标。要求该武器具有较小尺寸外形, 可在“品字形”挂架上挂载3枚,能以典型战术飞机的巡航速度飞行,最大航程超过460公里,可模拟战斗 机、轰炸机的雷达及其运动特征;装备代号 ADM-160A。

  1999年1月 ,ADM-160A完成了首次试飞。该型空射诱饵,重量36.5公斤、弹长2.3米、翼展0.65米;安装有一台推力为 23公斤的 TJ-50小型涡轮喷气发动机,巡航飞行速度0.75马赫,射程460公里;可以模拟当时任意的飞机信号 (从B-52到F-22都行)。

  不过后来,美国军方经过评估取消了ADM-160A型空射诱饵的采购计划。ADM一160A型空射诱饵空射诱饵被取消采购,但美国空军却并没有放弃其MALD空射诱饵项目。2002年末,美国空军又重启了MALD项目;新空射诱饵的装备代号为 ADM-160B。

  ADM-160B,外形外形近似巡航导弹;重量113公斤、弹长2.84米、翼展1.71米;安装有一台推力为50公斤的 TJ-120型涡轮喷气发动机,最大飞行速度0.9马赫,射程900公里,可以由轰炸机从防区外进行投放。

  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技术的进步,ADM-160B诱饵弹的单一功能逐渐无法满足美军作战需求。美国军方又开始研制MALD的改进型MALD-J,装备代号ADM一160C。

  ADM一160C(MALD-J),在基本维持ADM-160B外形的基础上,对气动外形进行了优化;并加装了主动电子干扰设备,使其可以兼具诱饵欺骗和主动干扰功能,大幅提升诱饵弹的实战效 能;同时,换装了推力更大的TJ-150型涡轮喷气发动机(推力68公斤),使其适用空域进一步扩大,续航时间也得到增长。

  目前,MALD空射诱,经过不断改进、衍生和发展,在美军电子对抗领域占有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已成为其空军突防和防空压制必不可少的主战武器之一。而在实际的作战使用中,MALD空射诱饵具体作战使用有以下几种方式:

  (1)单机挂载、自卫使用。当载机在威胁区域执行任务并被敌方隐蔽的火控或制导雷达锁定 时,可迅速发射空射诱饵弹,模拟本方飞机特性,欺骗来袭导弹。同时机载无源干扰手段并用,掩护战机机动脱离或采取反制手段。

  (2)辅助破击防空体系。作战飞机到预定区域执行对敌攻击任务时,可先发射空射诱饵到预定区域, 并模拟作战飞机编队飞行,在信息层面欺骗、混乱敌方的防空武器系统,诱骗敌防空武器系统攻击,消耗敌防空武器,或对敌地空防御武器系统进行压制干扰, 饱和敌防空系统雷达,建立安全突防通道,掩护有人作战飞机执行作战任务。

  (3)巡逻待机,区域干扰。空射诱饵导弹具备较长时间巡逻飞行的能力,可通过搭载的欺骗干扰任务载荷间歇性工作,在突防通道上空形成大量无序飞行的假目标。通过高强度的灵巧式压制干扰技术饱和雷达的信号处理和数据处理系统, 使敌方雷达暂时致盲、通信中断或饱和,压制敌方防空系统。

  (4)情报收集,并与反辐射武器配合。在战争开始之初, 发射空射诱饵到危险地区上空巡航,刺激和诱骗敌防空雷达系统开机,以获取敌方雷达系统和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位置、 雷达频率信号特征等重要信息,为电子情报侦察或反辐射武器攻击任务的完成创造有利条件。

  从总体作战效能来说,MALD这样成本低、防御和破解难度大的武器是实施电子进攻、对敌防空压制的理想而有效的手段。因此在可以预见的未来,MALD这样的诱饵武器,将成为各强国空军突防和防空压制必不可少的主战武器之一。

  我国在“空射诱饵”这方面,目前军中没有类似武器在役,也没有有关“空射诱饵”的研制信息披露出来。

  就到这里,各位对此,是否还有其他高见?或者你们还有哪些补充,一起来探讨。

  喜欢的朋友,别忘了点个赞,还有“关注”。

  这个空射诱饵也有自己的局限性。因为它不能对米波雷达形成诱饵干扰。原因就是它的小尺寸无法调制米波信号。

  对米波雷达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米波雷达的天线尺寸是很大的,同样的道理,如果干扰剂要调制出米波干扰信号,他自身必须也有尺+很大的天线组,很显然美国的这个空收诱饵没有这么大的天眼尺寸,也无法调制出米波干扰信号。

  因此在战争中防守一方可以将米波雷达,特别是波长在10米至20米的米波雷达与防空导弹在联网工作。这种诱饵虽然可以调制出厘米波干扰信号,但是如果米波雷达没有发现目标就可以判定这是诱饵。

  空射诱饵就是“一次性有源射频诱饵”:低成本小型空射飞行器,它可以在一定空域内模拟己方战机的飞行特性和雷达特征,用以欺骗、迷惑敌方雷达等目标检测与识别装备,在掩盖己方真实作战意图、提高战机生存能力的同时,牵制、压制、反制敌方的综合防空武器系统;它与箔条等无源诱饵不同,有源射频空射诱饵弹可以主动对外辐射电磁波,诱骗敌方雷达并吸引敌方防空炮火和导弹;

  一、诞生、发展

  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国空军率先提出诱饵弹概念,1961年,美军装备能够模拟B-52等大型轰炸机雷达特征的“鹌鹑”亚音速空射诱饵弹;后来爆发的贝卡谷地之战中,“参孙”无动力滑翔空射诱饵弹一战成名:以色列空军用它协同战机突防,短短几分钟就摧毁对手19个防空导弹阵地!1985年,改进型“参孙”空射诱饵弹出口给美国海军,被命名为战术空射诱饵,代号ADM-141A,又发展ADM-141B;

  海湾战争中,美军发射的超百枚ADM-141A/B空射诱饵弹有效压制了伊军防空系统。

  战后,该型空射诱饵弹发展出了装有发动机的ADM-141C,其航程、速度和载荷均有所提升,能模拟多款战机;

  2006年10月25日,雷声公司微型空射诱饵完成空中投放:ADM-160B微型空射诱饵(MALD)成功完成从空军F-16飞机投放的试验。

  该试验在埃格林空军基地进行:5月至7月间进行了9次自由飞发射,试验了不同速度、高度和F-16挂架位置时MALD的投放。9枚MALD中有3个安装收集弹道信息的专用遥感设备,9次发射试验都由跟踪飞机的机载照相机进行了跟拍。

  所有发射过程均是安全、稳定的,验证MALD在F-16极端发射点能成功分离;诱饵弹可以预定多达100多个航线点,每个航线点到达时间设计控制在20秒左右,同时还有全球导定航向系统,能够帮助诱饵弹在水平面和垂直面取得导定航向的精度。诱饵弹的信号特征增强系统,包括多个有源电探转发器,在三个频段工作,能够增大各种电探截面积大小,MALD能模仿一枚巡航飞弹,一架战机或者一架轰炸机,其目的是刺激敌人先进综合防御空中敌情系统然后促使其饱和,所以需要足够逼真的电探响应。

  美军除了ADM、MALD系列外,还有其他数款诱饵系统:“波特”干扰机是研制较早的一次性机载有源射频诱饵;“斯特拉普”频率覆盖范围较宽,功率也较大;还有几型机载拖曳式雷达诱饵,由飞机适时投放并拖曳于后,借转发信号将雷达制导导弹诱离飞机。科索沃战争中,装备了AN/ALE-50拖曳式雷达诱饵的北约B-1B轰炸机曾躲过数枚南联盟防空导弹的打击;

  二、中国空军的空中诱饵弹

  面对新军事革命的冲击,中国空军淡定迎战:2022年,中国向外界公布了“砺剑-1”无人机!

  “砺剑-1”隐身无人靶机是西安科为公司(CCKW)和西北工业大学联合研制的第五代无人靶机:巡航速度为0.8马赫左右、升限达到10000米,不仅可以持续巡航一个小时以上,还能做最大为9G的机动动作。

  此外,“砺剑-1”隐身无人靶机不仅能像传统靶机那样从地面发射,还能由轰6K型轰炸机发射,完成任务之后还能回收再次使用,成本非常低廉;

  它可以模拟包括F35战斗机在内的典型第四代和第五代隐身战斗机甚至是隐身巡航导弹的飞行特征:采用扁平机身、背负式进气道等多重隐身设计的“砺剑-1”在隐身性能方面和F35战斗机相当;而它采用模块化设计具备快速更换载荷的能力,能够换装雷达干扰机、战场网络终端、北斗导航系统、有源电探转发器,成为移动雷达干扰源,在敌军空域上空进行不间断的干扰。

  目前,全世界能够作为移动干扰源的武器仅有美国的ADM160“微型空射诱饵”(MALD)系列干扰弹——因此,它可以随时改装为中国空军战斗机使用的MALD!

  有的话,就上天了

  不说还忘记美国有这东西了 198几年的少年科学画报上介绍过

  飞机带个無人莲子蓬发射無人机的战场巡航炸弹也是一样的,没事的时候就飞吧,有目标了就一头撞上去反正没人的! 异曲同工啊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