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照片?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这里就要提到周恩来开车、骑车的照片了。

  周恩来会开车?想必很多人都没有想到吧。

  其实,周恩来可是个“老司机”,历史上还真留下了周恩来开车的照片。

  准备好了吗?

  食堂开讲,“老司机”周恩来现在奉上。

  周恩来驾驶汽车照片

  1953年7月26日,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逼迫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在板门店停战协定上签字。

  中朝人民用生命和鲜血赢得了抗美援朝的伟大胜利,粉碎了帝国主义占领朝鲜、包围中国的阴谋。

  11月11日上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内阁首相金日成元帅,率领的朝鲜代表团乘专列由安东(今丹东)入境,经沈阳抵达天津。

  金日成是首位访问新中国的外国元首,、周恩来特派外交部办公厅主任王炳南前往迎接,沿途各省市的党政军领导人分别率众前往车站迎送。

  11月12日,金日成坐上了去北京的列车,对中国进行正式访问。

  这次访问的一大主题就是中朝两国商讨抗美援朝战争之后两国的友好合作。

  11月23日,《中朝谈判公报》、《中朝经济及文化合作协定》在北京正式签订。

  11月24日下午,第二次会见金日成并举行盛大宴会款待朝鲜贵宾。

  1953年11月24日,设宴款待金日成

  12月8日,金日成同周恩来会谈,两国政府联合公报正式签署。

  金日成访华取得圆满成功。

  此后,1954年9月28日至10月5日和1958年11月21日至11月28日,金日成又对中国进行了友好访问。

  也就是在金日成第三次访华期间,周恩来在陪同金日成的时候留下了一张开车照片。

  当时,周恩来陪金日成试驾了清华大学师生设计研制的新中国第一辆微型轿车——卫星牌汽车!

  于是,一张经典的照片就此诞生。

  周恩来亲自试驾卫星牌微型汽车

  1958年,当时中国正准备为取代人力三轮车,设计一款微型汽车。

  清华大学动力机械系汽车专业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设计一款新的微型车。

  这款微型车搭载两缸四冲程对置风冷汽油机,采用后置后驱,最大功率13马力,没有车门,可乘坐四人。

  首先由首都公司修理厂负责样车试制。

  试制成功后,这辆微型汽车取名为“卫星”。

  在随后的一年中,清华大学又从国外购置了宝马600等两款微型车作为参考,进行第二代设计,并且由北京汽车修配厂二分厂试制。

  与之前的相比,第二代卫星牌微型车最大的改动就是将之前的56mm的缸体扩缸后为62mm,最高车速达到50km/h,最大功率达到17马力。

  在经过两年的时间后,卫星牌微型车开始了第三代车型的研发。

  北汽修配二厂选择以菲亚特、雪铁龙、斯巴鲁、Trabant4家海外品牌作为参考。

  最终选定来自东德的Trabant微型车的外形进行仿制。

  卫星牌微型汽车试制现场

  可惜的是,由于当时中国的汽车制造落后,卫星牌微型车虽然试制了三代,但从1958年到1960年,卫星牌微型车总共试制9种样车,只制造了146辆。

  尽管卫星牌微型车并没有创造出可观的产量成绩,但是作为国产微型车的先行者却见证了国产微型车的发展,同时也见证了国产汽车制造业的发展。

  卫星牌汽车也是一件珍贵的历史文物!

  1958年11月,当金日成访问中国时,正好首都公司修理厂试制成功一辆卫星牌微型汽车。

  于是,周恩来便陪同金日成进行了试驾。

  两人见到这个新玩意,兴致很高。

  卫星牌微型汽车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操作方便,很容易上手。

  于是,兴致勃勃的周恩来和金日成,在工作人员简单教习操作技巧后,就兴高采烈地轮流试驾。

  当时在身旁的摄影师就拍下了这珍贵的一幕。

  这也是目前为止,周恩来唯一一次驾车照片。

  工作人员带着周恩来、金日成试驾

  有意思的是,周恩来不仅开过微型汽车,还骑过三轮车呢。

  1959年1月5日,周恩来参加完外事活动后,从上海赶到广州从化疗养院看望在这里休养的。

  一天上午,周恩来吃过早餐后,和还有保健护士郑淑芸、广东公安厅公安处徐良一块散步。

  当他们走到全国妇联副主席章蕴住处前时,看见门前停着一辆服务人员送毛毯用的三轮车。

  周恩来看到这辆车很意外,也很高兴。

  周恩来就问郑淑芸会不会骑三轮车,郑淑芸不好意思地回答说:不会。

  周恩来一听哈哈大笑,说:

  “还是你功夫不过硬,我骑过,在法国的时候!”

  原来,1920年11月,周恩来曾赴法国勤工俭学。

  在法国留学期间,周恩来打过工,其中就有骑三轮车送货的经历。

  当61岁的周恩来看到这辆三轮车,不由得想起了这段经历。

  这一刻,他仿佛回到了当年在法国留学的时光。

  说完,周恩来绕着三轮车打量了一番。

  一边打量,一边小声地念叨着什么。

  周恩来骑三轮车

  突然,他来了兴致,熟练地跨上这辆三轮车,准备骑车。

  当时,可把郑淑芸给紧张坏了,因为周恩来在1939年7月10日摔伤了右臂。

  9月19日,周恩来去苏联进行了一次手术。

  可惜因为手术时间太晚,此后他的右臂依然无法到恢复之前的样子,其右手臂从此之后都是一种半残疾的状态。

  所以从很多公开照片上,我们可以看到周恩来的右手臂始终都是弯曲的状态。

  再加上当时这条路的路面上都是沙地,还有坑,又有坡,路况并不好。

  因此,郑淑芸不太愿意周恩来冒险。

  可难得周恩来兴致这么高,郑淑芸也不想扫他的兴。

  于是,周恩来骑三轮车的时候郑淑芸和都一直跟着。

  周恩来骑了大概十分钟,在场的徐良拍下了这最经典的一幕!

  看完周恩来这些珍贵的照片,是不是都被周恩来的笑容给感染了?

  原来周恩来也有如此可爱、如此接地气的一面。

  诚然,周恩来是一代伟人,可他也是一个有血有肉的普通人,他也有童真的一面。

  这才是真正的周恩来,也是这些照片魅力所在。

  伟大领袖毛主席和敬爱的周恩来总理既是革命的战友,也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他们俩人在不同时期的合影,见证着中国革命、建设的历史进程,也见证着俩人深厚的革命情谊,弥足珍贵,永载史册。

  △在长征前,受王明路线打击、排挤,离开了中央领导层。周恩来一直是核心领导之一,也一直是的上级。但他对非常尊重,经常谈心、交心,采纳的意见主张。第四次反国剿,就是周恩来、朱德按照的正确意图,指挥打仗才取得胜利的。

  △遵义会议上,周恩来支持的正确主张,为重回中央领导层起了重要作用。从此,两位世纪伟人一路走来,历经风雨,经过抗战、解放战争,终于建立了新中国。

  △两位世纪伟人,为了新中国的建设,呕心沥血,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俩领导中国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初级改造,提出了四个现代化建设蓝图,“两弹一星”咸功研制,中国加入联合国,中美建交、中日建交等,他们俩携手共进,共同担当,配合默契,一举粉碎了反革命集团,确保社会主义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

  伟大领袖毛主席挥手指方向,敬爱的周总理抓落实、抓实施,书写了共和国的辉煌。

  看看这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让我们深切缅怀伟大领袖毛主席、敬爱的周总理!

  

唯一一位当面向毛主席朗诵自己的诗、并扑到毛主席怀里大哭的诗人。

 

  赛因朝克图,男,蒙古族,1914年生于内蒙古一个普通的牧民家庭。1937年留学日本,1941年回国,1946年调内蒙古日报社工作。

  由于接受过系统性的文学教育,赛音朝克图成了一名在当地很有名气的诗人,并荣幸地成为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委员。

  1956年2月1日,全国政协会议召开期间,毛主席看望宴请参会的政协委员,作为其中一个委员,赛因朝克图听说毛主席要来宴请他们,心中十分激动,当日下午即兴赋诗一首:

  我紧紧地握着毛主席的手,心中如同被太阳的光芒照亮。这只手曾经鼓舞人民去斗争,它擦干了千万个受苦人的眼泪,把各族人民从苦难中拯救出来,引导人民走向光明幸福的路程……

  当晚毛主席来敬酒时,赛音朝克图现场将这首诗献给毛主席,表达对毛主席的仰慕之情。颂罢,他情不能自己,扑到毛主席怀中大哭。

  毛主席也受到现场情绪的感染,鼓励赛音朝克图说:“希望你能把蒙古民族的文学发扬光大。”顿了一顿,他又说:“文字能陶冶情操,但同样也是一把利器,用好了是有大贡献的。”

  赛音朝克图带着毛主席的嘱托回到内蒙古,他潜心研究,继承了蒙古族古典诗词和民歌的凝练、整齐、音乐性强、对仗工整等特点,诗作铿锵动听,琅琅上口,自然优美,亲切感人,被后人称为“蒙古当代文学奠基人之一。”

  1、1936年,前苏联著名作家高尔基逝世,在葬礼上,斯大林亲自为高尔基抬棺。

  2、你见过朱德总司令骑自行车吗?1938年8月的一天,天气晴朗,秋风送爽,摄影师田野背起相机,出了延安北门信步走着。那时中央正要召开六届六中全会,朱德从抗日前线回到了根据地,当田野走着走着,突然眼前一亮,看到朱总司令正在骑自行车。他感到十分新奇,便快速跑过去说:“总司令,我给您拍张照片吧!”朱总司令笑着说:“给我拍的照片太多了,你给战士们照吧。”田野不肯放弃,说总司令骑自行车的照片从未拍过呢?得到同意后,就给朱总司令拍了一张骑自行车的照片。

  3、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年轻时的照片。

  4、上海解放,市民欢迎解放军入城。

  5、民国时期的小女孩,你看她们的脚,多可怜。

  6、上世纪二十年代上海街头的妇女,穿衣打扮十分潮流。

  7、1928年上海外滩景象。

  8、上海最早的肯德基。

  9、70年代的上海外滩。

  10、正在修建的埃菲尔铁塔。

  11、北京正阳门。

  主席和家人的照片

  感谢提问,今天说一下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从帅气的少年到英姿飒爽的青年,从成熟稳重的中年到心力憔悴的老年,周总理的一生没有传奇,但是却深入人心,人人敬仰。

  周总理一生没有儿女,但是却收养很多革命烈士的子女。

  周总理温文儒雅,却是一代宗师韩慕侠的弟子,创办特科,没有两下子是不可能的。

  周总理有说不完的故事,献上几张照片,以表敬仰之情。

  1945年10月,以蒋介石为首的政府为了抢夺抗战胜利果实,命令军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马法武(兼第40军军长)、高树勋(兼新编第8军军长)指挥第30、40军和新编第8军等部共4万多人从新乡地区出发,沿平汉铁路北进,第32军及收编的伪军一部跟进,企图进占晋冀鲁豫解放区首府邯郸,控制平汉路。

  、遵照指示,集中3个纵队和冀南、冀鲁豫、太行军区主力共6万余人,在10万民兵、自卫队支援下,将沿平汉路北进的军先头3个军诱至漳河以北、邯郸以南、滏阳河河套多沙地带,逐次歼灭之。至1945年11月2日,除争取高树勋的新编第8军1万余人起义外,共歼敌3万余人,其中俘敌战区副司令长官兼40军长马法武以下1.7万人。此役称为邯郸战役。

  1946年2月,中共中央以释放在邯郸战役中被我俘虏的第十一战区副司令长官兼40军军长马法武为条件,终于将叶挺将军营救出狱,图为晋冀鲁豫军区在武安县伯延村释放马法武时的合影。看胜利自信的微笑(左四)、胜利开心的微笑(左一)、高树勋起义成功快乐的微笑(左五)、马法武失败苦涩的假笑(左三)。

  昨天刚刚在头条上看到的照片,感谢@刘文正传奇

  我一直认为,人都是普通的个体,哪怕再有名的人,也有着这样那样的毛病,私底下说不定比我们还不堪,所以我从来没有偶像。如果必须要说一个的话,那就是刘文正。

  刘文正的经历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可以去查查。当年只有如日中天这个词可以形容,海量的经典歌曲最先都是由他唱红的。然后突然有一天宣布退出歌坛,就再也没有消息了。有人称赞他能够舍弃空幻的聚光灯下的生活,有人觉得他太决绝,这些就不说了,每个人都有选择生活的权利,别人管不着。

  刘文正不仅歌唱的好,家教好,人还长得帅,这个特别气人。那些公开的照片就不说了,看看这个照片,高中时代已经帅得一塌糊涂了。在情窦初开的年龄,大多数的男生都很自卑敏感,特别没有信心,不敢跟喜欢的女生表白(我都只写过不到100封情书)。说什么青春飞扬,其实男生的青春很难过的。所以长这么帅实际上是对其他男生的巨大伤害。

  我把照片发给我美丽的中学女同学,问她,我们高中的时候,年级上有这么帅的男生吗?她说,当然没有。

  这样我就放心了。怎么可能有呢,真的有的话,早就被全年级男生围殴打死了。

  最后我在 @刘文正传奇 的帖子下发了个评论,我发觉过了这么多年,我依旧有点嫉妒。

  鲜为人知的历史照片有一些

  1939年11月初冬,新四军军部第二期速记班学习结束后,陈模和楚青、罗伊一起被分配到新四军江南指挥部司令部秘书处任速记员。当时,司令部设在江苏省溧阳县水西村光裕祠堂。陈毅任司令员,粟裕任副司令员(粟裕原任二支队司令员,一、二支队合并后,改任副司令),刘炎任政治部主任。

  当时的条件很艰苦,人多房子不够住,粟裕就亲自教她们搭房子。他告诉她们利用祠堂前面宽阔的走廊和圆形粗大的大柱子当骨架,先用竹竿、稻草、草绳编成一个个约三尺宽、二尺高的长方形草块,再把这些长方块一个个、一层层地编搭起来作为房子的墙壁,中间开一个小窗,用稻草编一扇门。她们几个人按照粟裕司令的方法,真的把房子盖了起来。草房搭好后,大家都很高兴,粟裕司令还特地为她们三个女兵在草屋的窗口前拍了一张照片留念。

  日后楚青在1941年12月26日成为粟裕大将的夫人

  下面一张是

  1881年中国制造的第一辆简易蒸汽机车-中国火箭号。1881年唐胥铁路通车时,唐山开平矿务局工程处中国工人凭借时任工程师的英国人金达(Claude William Kinder 1852-1936)的几份设计图纸,采用矿场起重锅炉和竖井架的槽铁等旧材料试制而成

  再来一张

  1930年7月14日午后,科学家爱因斯坦在其位于德国柏林市郊卡普斯住所迎接了印度诗人泰戈尔。两人就宇宙、宗教、人、真理等问题进行了深刻的交谈,他们的对话被大卫-戈斯林(David L.Gosling)记录在《科学与印度传统:当爱因斯坦遇上泰戈尔 Science and the Indian Tradition: When Einstein Met Tagore》

  大家好,我是唐岛渔夫。

  下面由我,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这个题设开的有点大,我来说一说西方历史上臭名昭著的“人类动物园”,距今不过几十年

  二十世纪初,菲律宾原始人,穿着腰布围成一圈,而美国白人(纽约)则从障碍物后面全神贯注地凝视

  195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举行的世博会上,一个非洲女孩,她住在一个叫做“刚果村庄”的围栏里,欧洲白人游

  1931年在德国柏林人类动物园,德国动物学家Lutz Heck教授(左)和一个非洲被展示家庭

  1904年,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非洲原始人的射箭展示,此次展示后来被称为“野蛮奥林匹克展览”

  1904年11月13日,来自菲律宾的伊戈罗特人穿着缠腰布和背着手鼓在美国路易斯安那购买博览会上跳舞

  1958年,比利时布鲁塞尔世界博览会,人类动物园,塞内加尔村庄

  1906年,纽约康尼岛,一个菲律宾土著女孩,坐在的一个围墙里的木凳上,“展览”给“文明的美国人”欣赏

  1909年,德国皇帝威廉二世(Kaiser Wilhelm II)在德国汉堡,参观人类动物园中的埃塞俄比亚人

  1906年,纽约布朗克斯人类动物园,刚果人奥塔·本加(Ota Benga)。他被当时的美国专家描述为进化的“缺失环

  1904年,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位于人类动物园的印第安原住民

  20世纪初,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美国哥伦比亚世界博览会人类动物园,一名爪哇妇女坐在一个装有纺织品的模

  同样在1904年,美国密苏里州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身份不明的成年非洲男人,被认为是“人类进化的缺失环节”

  1906年在纽约布朗克斯人类动物园“展出”的刚果男子奥塔·本加(Ota Benga,左二),展览后奥塔被“美国文明

  1904年美国圣路易斯世界博览会一瞥,拥挤的白人游客围观“原始人”

  奥塔·本加(Ota Benga)

  1891年,美国伊利诺伊州芝加哥,哥伦比亚世界博览会的人类动物园,一位被“展示”给美国“文明人”的亚洲男

  在西方社会中,存在着十分严重的等级观念。实际上,中国人早在秦汉之后,就已经消灭了大量的贵族阶层。此后的两千年中,地主阶层更是不断进行迭代和更替。因此,中国人早早就不存在了等级观念。然而,相似的发展路径,却并没有出现在欧洲以及今天的西方世界。

  西方的黑暗中世纪,多半是在讲中世纪的等级观念之根深蒂固。所以,真正的封建制只存在于中世纪的欧洲,以及中国的先秦时代。换个角度讲,中华文明是一个早熟文明,而西方世界,则相对来说要进化的节奏慢很多。

  时至今日,西方世界依然顽固地将整个世界分成不同阶层。比如白人在食物链最高端,中国人和东亚人种只配提供廉价商品,而黑人则更加不堪。放在美国国内则更加是这样的食物链金字塔,白人居于顶端,黑人第二层,拉美裔第三层,东亚人种在最底层。

  实际上,哪怕我们把目光再回溯六十年,当时的美国人和欧洲人,还在拿着别的民族当成动物来看待。

  照片之残酷可见一斑。

  

有哪些鲜为人知的历史照片?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