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行程开关如何自动控制电机正反转?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行程开关如何自动控制电机正反转?

  行程开关如何自动控制电机的正反转?

  答;对于三相异步电动机常用的正反转控制原理、实践经验强的工厂师傅们,基本上都能得心应手搞定,对于刚入门的初学者,还是有一点难度。

  下面我给初学者们介绍,用一只行程开关来实现电动机,自动往返控制电路图。 它只需要如下电器元件; (控制电机功率为5.5KW、电流为12.6A时,所选择的器件,自己根据所控制电动机的大小,合理选择QF1、KM1、KM2、FR这几个器件就可以了。对于其电动机线U1、V1、W1可选用BV4mm2导线。控制线1、3、5、7、9可选用BVR0.75mm2导线)

  ①QF1为DZ108-63 16~25A三极断路器。

  ②QF2为控制回路中用的二极断路器,型号为DZ47-63 6A。

  ③KM1、KM2为电机正反转交流接触器,这里选择的型号为LC1-D2510,线圈电压380V。

  ④FR为热继电器,它的型号在这里选择为JR36-20 10~16A的。

  ⑤SQ为行程开关,型号为LX19一232。

  ⑥SB1、SB2为起动和停止按钮,型号根据自己喜好而选择,这里为LAY37型。

  ⑦KA为中间继电器,JZ7一44、线圈电压380V。

  下面为电路控制原理图

  工作原理分析;

  先合上主电源断路器QF1和控制回路的断路器QF2。 起动过程;按下起动按钮SB2(3-5),此时中间继电器kA线圈得电吸合,与此同时kA常开触点(3-5)吸合自锁,为自动往复运动控制提供工作电源。这时行程开关SQ的一组常闭触点(5-7)闭合,接通正转交流接触器kM1线圈回路电源,KM1线圈得电吸合,三相电源流入电动机运转,带动工作台面向左运动。当工作台面向左运动碰触到行程开关SQ时,它的动作状态马上改变,SQ的一组常闭触点(5-7)断开,切断了正转交流接触器kM1线圈工作电源,KM1释放断电,电动机停止正向运转。与此同时SQ的另一组常开触点(5~9)这时闭合,接通反转交流接触器kM2线圈回路电源,kM2得电吸合,它将三相电源供给电动机,于是电动机反转开始,它拖动工作台面向右运动,当工作台面向右移动触碰到行程开关SQ时,它的工作状态再次发生转态。SQ触点恢复原始状态,这时SQ的一组常开触点(5~9)断开,于是KM2线圈失电释放,电动机反转停止。而此时正转交流接触器kM线圈再次被SQ的另一对触头(5~7)接通,重新得电吸合,主触头三相电源供给电动机重新正转开始,就这样一直循环往复运动。

  停止;按下停止按钮sB1.(1~3),中间继电器KA线圈失电释放,KA常开自锁触点(3~5)断开,此时正反转的交流接触器kM1.、KM2均无工作电压而停止运动。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提问者和有类似需要的头条友人们。

  知足常乐2022.3.29于上海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电气工程技术直接把行程开关动作原理~行程开关自动控制电动机正反转~行程开关极限保护原理告诉你,下次你可以自己进行分析。

  行程开关接线盒里,一般情况下也有两对触点:一对常开点,一对常闭点,当行程开关被触碰时,相应的常开点闭合,常闭点断开,用来控制电动机的运行,进行限位保护及控制。

  1,行程开关基本结构。

  2,行程开关基本原理。

  3,行程开关的作用和功能。

  行程开关控制的电动机正反转电路是在电机正反转电路的基础上加入了行程开关的元素,在电动机运行过程中通过撞击行程开关来引起触点的变化,进而带动电路自动的停止和运行。相对而言,电路并不困难。

  1,行程开关+电动机正反转+行程开关极限保护。

  2,行程开关极限保护避免“飞车”。

  行程开关左右极限保护是在电动机正常正转和反转的情况下,额外加进的更为保险的方法。例如:电动机正转时碰到行程开关没有停止(或者行程开关坏),这样的情况下,极限保护的行程开关会发挥作用,当碰到的时候会及时断开电路,避免“飞车”危险。

  3,行程开关控制电机自动正反转电路原理图。

  4,行程开关自动控制电机正反转自动控制原理分析详解:

  三,关于行程开关自动控制电动机正反转的补充。

  1,一般控制电路中都设有极限行程开关,用来避免“飞车”事故。

  2,行程开关控制电机正反转电路需要定期维护保养。

  3,行程开关属于故障的多发点,必须及时检查和更换。

  行程开关如何自动控制电机正反转,这是经典的继电器电路控制,在实际控制中经常采用到,示意图如下:

  电机通过丝杆带动工作台左右移动,左右方向右电机正反转控制,行程开关X0与X1可作为换向标志和极限标志,当工作台运行到最左边碰到行程开关X0电机停止,同时旋转方向变换向右移动,同理碰到X1换向。这种方法在工控中经常可以看到电机带动工作移动的例子,如果需要定位到具体精准的位置则需要添加定位测量装置例如编码器等,如果要求速度快,精度高则需要更换伺服电机。

  2、电气原理图

  图中,KM是接触器用于控制电机,SB0是急停按钮,SB1是启动按钮,QF是空开,K为中继,X行程开关触点。其中两个接触器KM1与KM2之间采用互锁控制,如下图中的KM1线圈L经过KM2的常闭触点串联,KM2线圈的L要在KM1常闭触点串联,中继K1和K2自身采用自锁方式,检测到启动信号或换向信号进行自锁输出。

  设定启动SB1接通电机正转工作台向左移动,此时中继线圈K1得电常闭触点NO通,接触器线圈KM1得电吸合,电机正转向左移动;检测到X0信号,常开触点闭合,K1线圈失电接触器也失电,电机停止正转,同时K2线圈得电,接触器KM2吸合,电机反转,工作台向右移动,同理检测到X1自动换方向,按下SB0停止运动。

  这就是行程开关自动控制电机正反转的内容,在实际中也经常会用到,采用传统的继电器电路没有PLC控制器控制接线简单,原理都一样,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行程开关作为低压主令电器之一,主要是用来控制生产过程中机械的运动方向和行程长短。行程开关分接触式的触点行程开关和非接触式接近行程开关。接触式的行程开关有直动、微动、滚轮式三种,非接触式接近开关有高频振荡、感应、电容、光电、永磁、磁敏、超声波型等接近开关。

  行程开关工作原理

  接触式行程开关:利用生产设备某些可动部件的机械位移去碰行程开关,从而改变行程开关的触点通断形式。

  接近开关:用过应该熟悉,它不是靠可动部件去碰撞来触发触点动作,而是在可动部件装有能够触发接近开关动作的对应材质金属片。当可动部件移动到感应头上面时它就会输出信号,让控制电路改变工作状态。

  电机的正反转电路图如下

  如上图,假设交流接触器KM1为正转、KM2为反转。那么在它的基础上增加行程开关。此时SQ1、SQ2其常开触点分别与交流接触器的辅助常开触点KM1、KM2并联,然后它们常闭触点分别接对方的控制电路上,最后正转电路接SQ3极限保护开关、反转控制电路接SQ4极限保护开关。接好之后如下图所示

  为什么要用四个行程开关?其实用两个行程开关就已经可以实现自动往复运动控制了。

  目的:为了安全起见。如果正反行程开关失灵不动作,那么极限保护开关就起作用了,实现保护功能,去切断接触器线圈控制电路,避免了运动部件超出极限位置而发生生产事故。

  整个系统安装接线完毕后续工作

  一、进行系统调试

  不通电调试:自检,安装完整个电路得检查接线是否正确

  1、主电路,先看再用万用表检查,检查过程中可以用手动模拟。

  2、控制电路,不仅检查启停按钮,还要检查行程开关及保险和连线。

  二、在上述过程逐步检查完毕,通电调试。

  空载试车:线路通过自检无误,进行空载试车。空载试车无故障可使用于生产。

  注意:上电调试发现故障立即断电,并检查。由故障现象分析故障原因,直到完全正常后才能使用。

   在双重联锁正反转控制电路上添加2个行程开关SQ,即可实现用行程开关自动控制电机正反转

  SQ1为顺行(正转)行程开关,SQ2为逆行(反转)行程开关,SQ1与SQ2组成互锁行程开关。功能与正反转启动按钮相同。整体电路为三重联锁控制电路,具有很好的电气安全性能

  自动行程往返控制电路,其工作原理如下:设 KM1为正转接触器, KM2为反转 接触器,行程开关 SQ1、 SQ2为返程行程开关,并已经设置好行程开关挡块在 工作台上的位置。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