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公司里的很多人,宁肯把精力放在没有任何希望的副业上,也不愿意专心工作,你怎么看?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公司里的很多人,宁肯把精力放在没有任何希望的副业上,也不愿意专心工作,你怎么看?

  核心观点: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就能回答这个问题,但提问者过于偏激,认为别人的副业没有任何希望,那只是你的认为,需知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很多时候,在你认为没有希望的副业,往往变成了别人新的主业,又或者这些副业为别人减轻了不少生活压力,当你在没发工资吃泡面的时候,别人也许正在和家人度假旅游呢,因此,做好主业发展副业,这不是一种非常好的风险管理和自我投资意识吗?

  一、永远不要相信你的主业可以让你一辈子受益,你最得意的本领,也许某天变得一文不值。

  别忘了,每年都有一些职业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如果你只懂一个技能或只有一项能力,今天你可能吃鲍鱼龙虾,明天就就可能下岗失业,比如我服务的一些大型国企,他们的生产机械化自动化程度很高,编制内的工人收入很高但技能非常单一,只会开特定的机床、设备,企业的每次流程重组或改制,无论条件多么苛刻,他们大多只能默默接受,因为他们一旦离开了企业,有些连基本的温饱都可能存在问题。

  比如我服务过的一个印刷厂,其中有几道工序分别是反切、复卷、打孔专业,这几个主业完全依赖于非常小众的设备,我接触过的一些操作工,他们曾经也都是优秀员工,无论是计划完成情况、质量达标情况,都是非常优秀的,后来,因为是老国企,厂房、车间占地名字很大,现在土地很值钱,于是公司领导对企业进行了改组和重整,将大片的土地换成了现金,并将印刷厂变成了销售公司,专门销售其他印刷厂的产品,这时候刚才提到的那些操作工,他们没有销售能力、也没有管理能力,要么做一些低层次的打杂,要么被辞退,这就是主业单一的风险。

  二、越是在主业各方面最好的时候,越是要想到风险,盛极而衰,要及时发展自己的第二职业

  做过股票的都知道,某只股票一旦见顶,伴随而来的往往是一地鸡毛,因此,在主业发展最好的时候,更应该分出一部分时间、精力、资金等资源到别的地方(即副业),这样,东方不亮西方亮,即便主业衰退了,还有副业支撑,不至于一下子从天堂掉入地狱,阴极而盛、盛极而衰,很浅显的道理。

  比如我现在在咨询公司工作,外资公司、全球顶尖、管理咨询,一系列光鲜亮丽的词汇,这算是一份好主业了吧,可咨询公司需要大量的加班和出差,无论从精力和体力上来说,都不可能让我干到退休,因此我尝试自媒体,把我的职场经验分享出来,既可以提高自己的总结归纳能力,又可以从创作中获得一部分收益,我的不少前同事,他们做自媒体后,也能月入万元甚至好几万,这无疑是对主业的最好补充。

  三、主业+副业双轮驱动,也许是当下房奴、车奴、卡奴等各种奴更加有效合理的工作和收入模式

  但当主业做够好时,副业作为一种补充,当副业做到足够好时,副业成了新主业,退一万步说,即便你主业一辈子顺风顺水,你学点新技能,多弄点副业,也算是对个人的一种精进。

  多学一项技能,多了解一份副业,对你的同事而言,大家都是同事,都在干同样的活,差别只在于你利用业余时间,不断的武装和投资自己,获得更多的额外收益罢了

  比如我认识一个叫老夏分析师的,人家是浙江大学的客座教授,有自己的公司,但他也尝试写作,在头条上,他的专栏有好几十个,一年下来,从自媒体的收入就上百万,当然,个案没有代表性,但这是一种思维方式,只有随时随地保持风险意识和分散投资的意识,你的人生才会少一些大起大落

  四、寻找你的水桶长板,因为这才是你的人生。

  关注我的老铁都知道,我经常分享一个叫“新水桶理论”的东西,所谓新水桶理论,是说我们扬长避短的方式不只是补齐短板一条路,毕竟有些短板不是你想补就补的,还可以无限发延长长板,当我们的主业并不能发挥我们的长板时,我们应该尝试去找一份副业来发挥我们的长板,这样,才能更加充分地发挥、利用我们的优势,成为人生赢家,而不是干自己不擅长的主业,然后一辈子憋屈的过日子。

  会干更要会讲,会讲成就职场,思维导图PPT肖老师,14年企业管理咨询经历,前麦肯锡战略咨询顾问,埃森哲管理咨询顾问,职场技能、掰开揉碎、讲给你听,欢迎关注,#职场进化论# 人在职场,只有不断精进,才能不断进化,更多分享,更多收获!

  分析这个问题的根源,也就是为何很多人会不认真打工,而却把精力更多放在副业,从两者的投入和收入产出比来分析一下。

  打工是目前社会上大部分人的收益来源,中国有70%-80%的打工者,平均每10-20个人才能出一个基层管理者,每4-8个基层管理者才能出1个中层管理者,每5-10个中层管理者,才会出一个最高层管理者,也就是说,想上升到最高层管理者,你需要打败近几千到1万人。而除了学历、技能、智商、情商等因素,你还需要具备运气,成功的机率几千分之一。

  而达到这个水平的收入,就是最高层管理者的年薪,比如一家上万人企业的总经理,在二级城市,年薪40-100万,还不如一个开饭馆的小老板挣得多。当然,不排除某些行业的高管挣得特别多,但按照一般状态来看,很少有这种情况。

  不打工的人,占了社会的20-30%,也就是说,比打工者的竞争对手少,但是风险大,一旦失败,负债率很高,一旦成功发达了,收入也比打工者高很多。

  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不热衷于本职工作而沉迷副业的原因,打工者上升机率低,就算上升了,收入也跟做生意的比不了,而如果只做生意,又风险太大,所以就占着两头,打工保收入,副业利发展。

  前段时间下班,叫了辆滴滴,碰巧遇到了晚高峰,就和滴滴师傅闲聊了起来。师傅是位很健谈的男士,开着辆宝马车,价格约50万左右,当时我特别好奇,明明开着好车,证明家庭条件应该还不错,为什么下班后还兼职几个小时跑滴滴,让自己这么辛苦。

  当时他说:“自己在一家公司工作,月收入6000左右,车是创业时贷款买的,后来创业失败,每个月生活压力变大,车贷、女儿假期补课费用都是钱,做滴滴司机,一个月也能赚3000元左右,可以减轻些经济上的压力。”

  职场中,很多像这位滴滴司机一样的人,每天为了生活而奔波,对于这些人,我理解他们的处境,生活所迫,不得不为五斗米折腰,但更多的是担忧。因为毁掉一个人最好的方式,就是让他一直忙,忙到没时间。

  很多朋友每天上班都无所事事,领导如果有安排工作就做领导安排的工作,没工作的时候就自己在发呆,或者在刷淘宝。看到身边很多人在做副业,他也跃跃欲试,结果到最后主业被耽误,副业也没赚到多少钱。

  其实做好一件事情一定要专注,每次做好一件事情就很了不起,因为你不是神人,你不能同时做几件事情。

  瓜子二手车CEO杨浩涌说过:他们的品牌营销策略叫“沸水效应”,如果水没烧到100度,烧到95度就是浪费,为什么说是浪费呢?如果只烧到95度,只要不继续烧下去,热度就会没了;但是如果烧到100度以上,水开了的时候,只要维持小火不断,就能一直沸腾。

  我之前有个朋友搞副业很成功,搞了一年直接被副业公司挖走了,年薪比原来公司高了一倍。为什么他可以搞成?因为那时候他已经把主业做的很好,每天只需要投入一点时间就能维持主业的高水准,所以他每天空出很多时间做副业,副业做的有声有色,当时做副业那个老板对我朋友说:你一个做副业的比我那些正职还厉害。

  如果你的时间全部用来做副业,而忽略了自我的成长,你赚到的钱都是短暂的。我们要规划好自己的事业,你的业余时间可以用来赚钱,或者用来学习和成长,其实成长也是在赚钱,只是没有像副业一样即时变现。

  这个世界其实很公平,只要你一直在成长,它一定会变现,只是做副业是即时变现,成长是延时变现。

  张一鸣讲延时满足时讲到:他很多大学期间的同学,一起共事的同事中,里面有很多人才,技术、成绩都比他好,最初他对这些朋友的未来抱有很大的期待。10年过去了,很多朋友没有达到预期目标,他说:他们其实可以做的更好,但他们却没有做到。很多人太注重眼前的利益,他们业余会做一些兼职或者副业,但其实那些兼职和副业对主页一点帮助都没有,甚至乎还会影响主页工作,他们这样做是为了更快拿钱付首期,或者可以更快换台更好的车。

  副业可以做,但不要耽误主页的精进,人的精力有限,一定要等主页做好才能做副业。

  只有主页做的好,副业也会做的好。时间不能全部用来赚钱,必须要留时间学习成长,副业和主页最好能互相加持,一份好的副业,应该可以带给你快速成长,带给你更多可能。

  朋友老赵在公司里是高管,他发现公司有个部门主管竟然在做副业,他马上喊对方来办公室,骂了一顿。

  结果主管说,因为要供房供车,父亲又患病,经济压力比较大,才不得已在朋友的介绍下做副业,减轻经济压力。

  老赵心一软,就让对方做好部门管理先,晚上回去再慢慢做副业。

  结果也不知道这事儿给传出去了,而且变成“公司领导同意大家发展副业”,接着老赵发现在部门主管的影响下,公司不少员工都明目张胆做副业。

  于是,他就这事开个会议,把主管给开除了,并对做副业的员工提出警告。后面专门挖了个有经验的主管过来,把部门好好整顿一下。

  随着“斜杠青年”的发展,很多职场人士都在暗地里开始尝试发展副业,对公司管理来说,要完全禁止有很大的难度,有些公司甚至默认员工做副业,这对公司来说绝非好事。

  在一家公司里,如果有很多员工都在发展副业的话,那么说明公司的管理或者发展出现了一定的危机,管理者应当有一定的敏感度。

  而作为员工,如果所在的公司里有很多同事在发展副业,那么说明在公司的发展有限,应当考虑是否要换家公司了。

  员工想要发展副业,主要有两大需求:

  如果公司大部分员工都在发展副业,而不专心工作,这背后反映出来的,就是大部分员工在公司里的薪酬收入和职业发展都很有限,因此他们只能通过发展副业来满足。

  从公司管理的角度,就要分析公司的薪酬制度、激励机制和职位架构、晋升机制中,有哪些制度需要改善,在完善之后,加强对员工的管理,让员工有心思回归到正职中。

  员工在公司里宁肯将精力放在没有任何希望的副业上,也不愿意专心工作,说明三个情况:

  出现这三种情况,就说明公司存在很大的管理问题,而当前的中层管理者在管理上也有很多不足,这些都将造成一种结果:公司的发展会很有限。

  因此,公司必须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问责制度,最好是更换掉现有的中层管理者,招一个更有经验、管理能力强的中层管理者,加强对团队分工的管理,让员工“有事做”、“积极做”。

  最后,我们从个人的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如果我们进入了一家,很多员工都在做副业,而忽视正职工作的公司,那么最好的方法是,换一家公司。

  尤其是作为职场新人,还处于职业发展第一阶段,我们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积累自身在职场上的核心竞争力,包括有用的经验、专业技能、通用能力等。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除了专心投入工作,还需要利用晚上或业余时间去填充学习,让自己成长更快。而副业会占用我们太多的时间,即使是晚上做副业,也只能消耗个人成长的时间,从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更为不利。

  当我们发展到职场第二阶段(一般是30-45岁),在正业发展受限时,发展副业才是更好的选择。因为这个阶段我们的竞争力下降,正业发展一旦受限,要突破发展会更加难,而副业可以作为职业发展的第二条路。

  最后要说的是,一家很多员工都在发展副业的公司,给我们带来的个人成长和发展十分有限,留太久不会有好处。

  【喵冉观点】很多人不愿专心工作,把精力放在所谓“没有任何希望”的副业上的原因有三:一、寻找精神上的认同感,增强对自我价值的认知;二、经济上规避风险,为自己的事业留出余地;三、打破事业的天花板,探索无限可能。

  在社会心理学上有一种现象叫做“马太效应”,即强者越强,弱者越弱。

  心理学家认为马太效应分为两个方面的影响——积极效应和消极效应。积极效应是指一个人在事业上受到的认可越多,他在事业上的表现就越出色。而消极效应则是说一个人受到的质疑谴责越多,表现会越来越糟。

  根据这个理论,我认为这么多人把精力放在副业上是为了寻找事业上的认可感,从而增强对自我价值的认知。

  有这样一个故事,佛祖派唐僧取经团队去往西天取经。在加入团队前,孙悟空单干是齐天大圣,可以脚踹玉帝,打翻天庭,无神能敌;猪八戒是前天蓬元帅,高老庄一霸;沙僧是前卷帘大将,流沙河大BOSS,可以轻易吃掉唐僧的白龙马的那种。

  而加入团队后,孙悟空是团队二把手,战斗力明显被削弱,甚至打不过各路神仙的坐骑、仙童;猪八戒经常给领导打小报告,并随时拖团队的后腿;而沙僧是苦力担当,危机来临的时候,只会向二把手呼救“大师兄,师傅被妖怪抓走了”。

  就这样,二把手还经常被肉眼凡胎的领导指责,甚至被念紧箍咒;八戒因为试图违反团队的规章制度,被公司上层联手惩罚;而沙僧则一点存在感都没有。

  在职场中,个人要为团队让步,纵使你有多大的本事,也要顾及整个团队的利益,光芒太盛可能会引起别人的不满,做的一般又觉得埋没自己的才华。

  同时自己的付出极有可能得不到相应的回报,好像是自己做的好,领导也不会多么赞赏,自己做的一般,领导也不会多么训斥,得不到别人对自己的认可,时间一长也就麻木了。

  职场是一个巨大的利益链,所有人都可能无意中挡了别人的路,我们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也要实时防备被别人下绊子,要打好和同事之间的关系,还要注意领导的态度,经营工作上的关系可谓是心力交瘁,更别提再努力获得工作上的认可了。

  这么一番操作下来,实在是有心无力。

  所谓“副业”,其实可以理解为自己经营的事业,不论是做微商、代购还是自媒体,都是一份自己付出努力可以获得直接认可的、属于自己的事业,哪怕这个事业“没有任何希望”。

  这无关于钱财,这个事业主要追求的是精神上的满足。比如自媒体,写的文章或做的视频被别人喜欢,别人的浏览,点赞,评论,转发都是对自身的鼓励和认可。

  再比如做微商、代购,哪怕一个月只卖出一件商品,都是自己能力的体现,是自己用心经营的事业。

  这些都会给我们反馈一个信息:我们能行,我们付出可以得到认可,而不是全力的做一件事情水花都没有,认可不但不会有,甚至还会因为一点点的瑕疵被上级训斥。

  所以,做副业的一大原因就是追求自我的实现感。

  工作收益本身就具有极强的不确定性,这与公司运营的好坏、个人绩效、经济形势等等都有很大的关系。

  经过这次的疫情,更加强了这种不确定性。当一些无可避免的事情发生后,公司发不出工资来,那么年轻人的花呗、白条,中年人的房贷、车贷、信用卡,可能会全面崩溃。

  对于大部分来说,工作不仅仅是给自己找个事情做,更重要的是,通过工作给自己一个相对适宜的生存环境,然后再去寻找自己的价值。当我们连饭都吃不上的时候,其他的都是空谈。

  开辟副业不仅可以在我们获得正常的工资收入时,为我们增加一点“零花钱”,缓解一下经济压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在我们的工作收益得不到保障时,提供第二条路规避风险。

  如果因为公司效益不好而被裁员或者我们想跳槽换工作的时候,副业可以在我们找到下一份工作时提供整体的经济支持,从而为我们留出足够的空间和时间去评估自己要找一份怎样的工作。

  可以说,它也为我们提供了裸辞的底气,增加我们事业的自信

  现实生活中总有那么一些不满足现状,一直努力的去跳出自己的舒适圈的人,为自己的发展探索无限的可能。

  很多人做现在的工作并不是说自己多么热爱这个工作,多么看好这个行业,只是纯粹的为了吃饭,为了生存。那么如果有机会可以试试最符合你的期望值的工作呢?

  我有一个之前在国企单位工作的长辈,其工作量和待遇与众多事业单位类似,活很轻松,待遇很一般。

  直到有一天,他偶然接触了程序开发,事情便一发不可收拾,下班之后有空就学习研究。后来他开始做相关的项目,这样一边上班一遍搞副业。

  过了八年,某著名网络公司邀请他加入,给的工资是他工资的五倍,他拒绝了。再后来,他凭借着过硬的技术,参与了技术公司的创立,以技术入股,成为创始人之一,再后来公司上市云云。

  做副业的人往往还有一些自己对职业的想法。干着现在的工作的原因往往是在给自己提供生活保障的同时,等待时机、积累经验、努力学习、发展人脉,争取之后出手一击必中。

  但是做副业切勿盲目选择,否则可能会陷入马太效应的消极面。当然,如果你发现周围同事都在做副业,那么你该考虑是不是公司有问题了。

  在公司中,大部分的人都是在兢兢业业工作的,特别是在生产系统中的人,我相信有99%的人是在努力工作中。但确实也有一部分人是在搞副业的,主要是如下几种情况:

  1、 采购部门:如果有人掌握着供应商评审选用的权力,他就可以与供应商合作供货。或者自己组建公司,然后把新公司的货卖给现公司。

  2、业务部门:在开展公司业务的同时,发展自己的业务。在电商行业,比例很高。

  3、设计部门:在工作之余,可接私活。

  公司的中高层人员,他们手中掌握着人事及信息资源。如果公司管理不到位,这部分人就会耐不住寂寞,蠢蠢欲动。利用公司的资源来搞自己的副业,这种情况是最常见的。

  公司中有人搞副业,是因为他不仅有时间,而且有资源。总的来说,是公司的管理出了问题。

  朋也观点:易中天在《开讲了》栏目中曾经被一个年轻人质问“不务正业”,大概意思是到了快退休的年纪,还上了电视,讲起了原本不属于本专业的历史,颠倒了“业余”和“专业”,认为易中天是在刷存在感。

  易中天是这样回应的:“什么叫不务正业?什么叫正业?你说你去讲一个不是你专业的课,这叫不务正业。那叫不务专业,不“正”吗?用词不当吧。那么我再往下逻辑推理,所谓“不务专业”这个词是罪名吗?谁规定了这个人,大学的时候学了什么,将来就得干什么?”

  题主的问题也是一样,一般情况下,本职工作只要做好就行,至于是不是专心其实没有必要,专心工作未必做好,不专心工作也未必做不好。

  在职场没有任何一个规定说员工必须把所有的精力都要放在工作上,换句话说只要你完成了工作,让领导满意了,剩下的精力你爱干嘛干嘛,没人拦着你。

  我单位里就有一个干保安的,跟我是同龄人,没学历没技术,在这里已经干了三年多了,一个月拿着两千左右。

  但是人家根本就不指望这点工资活着,副业是某知名公众号的签约作者,每个月光稿费就能拿到七八千块钱,干保安就是不想在家闷着,没事溜达溜达散散心。

  当然人家这是把副业干出成绩来了,可在此之前身边人都觉得趁着年轻不如学个技术,靠码字才能赚哪几个钱,想养活自己简直就是天方夜谭。

  就跟题主的观点一样,都认为这是毫无希望的副业,可结果人家真干出来了。所以别以为同事的副业注定毫无希望,有没有希望还要看付出了多少精力。

  网上有句话:“只要你成功了,那你说什么都有人认为有道理,也没人在乎你是怎么成功的。”

  话虽然有点“歪理”的成分,但是不得不承认这就是职场的现状。无论多专心工作,拿不出业绩,能力也不见提升,领导凭什么认为你专心了?职场以结果为导向,专心工作只是个过程,苦劳再多,也抵不上功劳的。

  还有就是当员工陷入职业瓶颈的时候,苦于无法突破,这时候副业无疑是另一个选择,毕竟多个渠道多个收入,反正主业再怎么努力也提高不了多少了,那干嘛不研究一下副业呢,有钱赚更好,没钱赚也能学个经验,怎么算也不亏啊。

  公司里很多人,宁肯把精力放在副业,也不愿意专心工作,这只是一个表象。

  先说一个身边的例子。有人在QQ空间卖水果,有人在朋友圈卖阿胶,有人从淘宝进货、周末到公园去卖玩具。作为公司领导,看到员工做副业的时候,心里肯定是不痛快的。但鉴于劳动合同中并没有不允许员工做副业的条款,加上没有看到他们上班时间做,公司领导也不好说什么。

  但是作为员工也要注意,不要在上班时间做副业,如果因此而影响了工作,上级领导肯定不会放过你。有一次,那个做微商的员工,因为做副业耽误了工作,而被其他人投诉,结果领导抓到证据,在全公司通报批评,还被罚了2000块钱。

  每个人做事都有自己的目的,员工之所做副业,也是有他们自己的想法在,主业不够,副业来凑;主业不足,副业有余。副业对员工而言,是一种补充,让他们更有安全感。员工做副业多源于以下5点:

  (1)工资满足不了个人需求,需要开发其他进账渠道;(2)工作可以保障,副业可以提高生活质量;(3)工作上个人发展空间有限,副业做好可持续发展;(4)单位上班受到多种制约,副业可以获得更多自由;(5)主业满足的是物质需求,副业满足的是精神享受。

  首先,员工做副业反映出公司面临一定风险。

  很多员工把精力放在副业上,势必不会专注于本质工作。而一个人精力分散,容易造成工作效率低下,不能及时完成工作,工作中经常出错等。如果管理者不采取相关措施,任其发展的话,说不定什么时候就会捅娄子。

  其次,员工做副业反映出公司发展前景有限。

  一个公司如果发展前景不明,员工也就看不到希望,导致员工的归属感变差。这种情况下,员工要么离职,要么发展一门副业,以应对突如其来的变故。说到底,这是因为员工对公司缺乏认同,对公司的发展没有信心,所以才会选择副业。

  一般情况下,员工在下班时间做副业,绝对是会保密的,同时注意不影响主业。而题主看到很多人做副业,就说明公司管理机制出现问题,对于员工做副业没有约束机制,同时对员工的工作缺乏考核标准,才会显得公司管理混乱,员工自由散漫。

  题主说副业毫无希望,这是一种错误的观点。实际上,在我们身边,很多人将副业变成了主业,而且做得风生水起。常见的副业有:(1)炒股;(2)微商;(3)代购:(4)淘宝客;(5)社区团购;(6)自媒体;(7)写作等。

  你副业做得越久,积累的资源就越多,人脉也越广。最主要的是,你的所作所为,对别人产生了价值,你也从中感受到了快乐。

  就拿写作来说,你的一篇文章,或者一个观点,可能就会影响到很多人,也或许因此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就如同那些流传百世的经典名著,纵然时光流转,其价值永不磨灭。

  对写作者而言,他们既有物质追求,更有精神追求。而兴趣追求和精神追求,是人们奋斗的持久动力。所以,副业不是毫无希望,而是选对了就会受益终身。

  近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发展自己的副业,甚至有个词叫“副业刚需”,意思是说把副业当作硬性需求。公司里的很多人有自己的副业,可以理解。

  但对于题主所说,公司里的很多人宁肯把精力放在没有希望的副业上,也不愿意专心工作。我有以下几点想说。

  何为副业,是因为相对于主业来说,它并不稳定,在初期带来的收入跟主业收入也不能比。但副业不代表没有希望,徒劳无功。不然也不会有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其中。

  花出去的时间与精力都不会白费,副业有没有希望,看你怎么看待它,也看你愿意为它付出什么。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副业即便开始生根发芽,也很容易就萎缩。

  当然,有自己的副业,不意味着不专心工作,对待工作敷衍了事,如果是这样,大部分人都会得不偿失。

  不过,换句话说,如果公司的很多人都不愿意把心思放在工作上,而是宁愿把精力放在没有希望的副业上,只能说明公司的发展并不如人意。至少在绩效考核、升职加薪上让员工不满意。

  在主业上花费的时间与精力,并不能带来薪资待遇的改善,也不存在升职晋升,自然大家就会有所懈怠。

  最起码,也说明公司的管理存在问题,一个两个员工不专心工作可以理解,但很多都这样,显然急需改进。

  关于副业,老舍先生在《我怎样写〈骆驼样子〉》中有句话令我印象深刻:在写它以前,我总是以教书为正职,以写作为副业。

  老舍是一位作家,众所周知,但他曾经是位老师,知道的人就少得多了。主业与副业并不是一直它为主它为副的关系,副业做得好,有一天就成了主业。现今,有不少人即是如此。

  但不管是主业还是副业,不付出就想着收获是不可能的。不专心工作,可能就把主业给丢了,副业不付出时间精力,不管自己多在乎,可能还是最开始的模样。

  最后,我想说的是,不要跟风,枉顾自己的主业,投身于自己并不了解的副业中。何为主,何为副,自己应该有个清醒而理智的认知。否则,只会因小失大。当决心发展副业的时候,更要做好时间管理,精力管理。

  以上,就是我对这一问题的回答。

  讲一个真实案例:

  我们公司的小刘每天下午5点准时下班,从来不会加班。

  好几次公司领导要求他加班的时候,他总会找各种各样的理由,然后推脱加班的事情。

  当时公司领导问他:你每天下午准时下班的目的是什么?你为什么不愿意在公司加班呢?

  小刘什么话都没说,只是笑笑,后来大家才知道,原来他有了自己的兼职活动,而且兼职活动的时间是每天下午6点。既然兼职活动在下午6点就不可能也绝对不允许他5点的时候加班,因为5点的时候加班就赶不上6点的兼职活动了。

  之后有那么一两次开公司大会的时候,领导继续问他:明明可以在公司里面努力工作努力赚钱,为什么要把精力放在兼职上面?在兼职上面赚取的工资真的比在企业赚取的工资要高吗?

  小刘笑了笑,只是淡淡的说道:最起码我自己兼职能够赚取应有的酬金,在公司里面努力打拼,却未必能够拿到公平公正的酬金。

  对呀,按理来说在公司当中努力把自己的正职工作做好才是主要的,至于兼职那些纯粹是次要的或者可有可无的,为什么很多人都愿意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副业上呢?

  1.正职工作没有希望。有一些企业就是这个样子,大锅熬饭,甭管你做好做坏都是一个样子,甭管你为公司付出了多少每个月就是你的固定薪水,没有酬金,也没有多余的奖励。

  第1次可以这样,第2次也可以这样,但是时间长了之后,难免会有一些人心寒,他们觉得公司对不起,他们觉得公司里面的工作做与不做一个样,做多做少一个样,做好做坏一个样,慢慢的就没有心气了。

  2.兼职工作的福利太多。现阶段有一部分兼职,他们的收益是非常高的,而且这一部分收益主要集中在高时效上面的收益。

  比如每天下午4点到下午7点这一段时间属于外卖的集中点,如果能够注册一个外卖端口,并且在这个时间段送外卖的话,也能赚个满盆体钵。最起码能够保证每个小时有40元或者50元的收益,三个小时可能就100元,比自己的日常工资还要高一些,难免会有些心动。

  3.对于钱财的渴望。这一点就没有必要详细介绍了,每一个人进入社会之后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甭管你是买车买房还是给孩子买奶粉,都需要用到很多的钱。

  既然那边有需求,这边就需要及时补入,反正兼职的收益也能够达到正职收益的1/3,甚至能够达到一倍以上。

  整体来看的话,一旦兼职的收益不如正直的收益高,而且很多人都愿意把自己的精力放在兼职上,只能说明企业或多或少有一些不对的地方,而且员工已经对企业伤了心。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