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光临机械网,如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

怎么看待快应用与小程序?

作者:机械网
文章来源:本站

  

怎么看待快应用与小程序?

  只怕这九家厂商想要同心同德做一件事很难。

  但为了推迟垄断的到来,还是要做困兽之斗。

  不能啥都靠国家。

  谢邀。快应用与小程序都是即点即用,无需安装,用完即走。快应用使用前端技术栈开发,原生渲染,同时具备H5页面和原生应用的双重优点。

  1.由小米、中兴、华为、金立、联想、魅族、努比亚、OPPO、vivo九大手机厂商共推快应用标准,而小程序是微信推的标准。

  2.快应用框架要深度嵌入手机中,而小程序则相对软件化,只要能用微信即可。

  3.用户体验上,并无太大区别。都是即点即用,无需安装,用完即走。

  4.商业角度来讲,快应用是手机厂商和腾讯小程序争程序App效益的手段。

  目前,由于用户习惯问题,快应用和小程序尚未流行。大家还是喜欢原生App,其次是Web App。

  谢谢大家。

  说到小程序,很多网友可能还不太了解,但说到“跳一跳”,这个大家的很熟悉,“跳一跳”做为微信新上线的小游戏,近期甚是火爆,实际这种小游戏就是小程序的一个类目,具备小程序轻量,即点即玩。相信现在大家对小程序有了一个初步了解。

  小程序

  微信小程序简称小程序,是一种不需要下载安装即可以使用的应用,用户可以扫一扫或搜一搜直接打开应用。我们平时担心很多应用需要下载安装才能使用,占用手机空间和耗费了流量,小程序正好解决了这个痛点,随时可用,无需安装卸载。

  快应用

  快应用之前并无消息,小米、中兴、华为、金立、联想、魅族、努比亚、oppo、vivo九大国产手机厂商联合,3月20日将在北京召开快应用标准启动发布会,打造移动应用新生态。快应用的特点:快应用使用前端技术栈开发,原生渲染,同时具备H5页面和原生应用的双重优点。用户无需下载安装,即点即用,享受原生应用的性能体验。

  快应用与小程序的共同点

  简单说就是即点即用,需要下载安装卸载。

  快应用与小程序的不同

  快应用PK小程序

  实际上依旧是流量之争,微信依托自己是中国最强大的社交平台,是重要的流量入口,小程序寄托在微信上,并开始用快捷方式向手机桌面蔓延,触及到手机厂商的利益,手机厂商此前应用分发端的优势被削弱,现在就是九大手机厂商“联合抗秦”,争夺被微信抢走的部分流量。

  快应用与微信小程序的抗衡谁更占优势,这要等快应用正式开启后才知道,让我们拭目以待吧!

  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评论,发表不同观点!

  今年 3 月 20 日,小米、华为、OPPO 等 10 家中国手机厂商罕见地站到了一起,共同发布了快应用。无需安装、即点即用,快应用就是手机厂商版的「小程序」。

  快应用联盟的 10 个手机品牌保有量接近 10 亿,如果除去苹果用户,是和微信一样的全民级平台。而在快应用的官方描述中,它们拥有更底层的系统能力,交互也更流畅,是更优于微信小程序的平台。

  但两者的发展却是冰火两重天。

  11 月 7 日,马化腾在世界互联网大会透露,小程序已经有 150 万开发者,小程序应用数量超过 100 万,覆盖 200 多个细分行业,日活用户达到 2 亿。

  快应用却一直不怎么被开发者待见。快应用联盟中最活跃的小米在 11 月 28 日公布了一个数字:小米快应用的注册开发者终于突破了 1 万,而小米是快应用联盟中最活跃,用力最多的成员。

  另外,不管在媒体曝光、投资人关注度还是用户认知上,快应用这个看上去像含着金汤匙出生的「孩子」,都无法和小程序相提并论。

  快应用联盟背后的神秘角色

  这其实不是手机厂商第一次站到同一联盟。

  2022 年 8 月,OPPO、vivo、酷派、金立、联想、华为等 7 家中国智能手机厂商一起组成了一个「硬核联盟」,之后,魅族也加入了这个联盟。

  硬核联盟是干嘛的?在官方描述中,它致力于服务 CP(内容提供商)及游戏厂商和发行渠道,降低发行门槛,提升分发及推广效率,为广大手机用户提供最优质的移动应用。

  如果更简单地来说,就是这些相对传统的手机厂商看到了小米的互联网手机模式的崛起,以及 MIUI 在游戏和应用分发、在线广告中获利颇丰,决定联合起来分一杯羹了。

  ▲ MIUI 上越来越多的广告让它被戏称为「AdUI」,不少人想找到去除 MIUI 广告的方法,但这是它的商业模式使然

  硬核联盟有一个发起方和运营方——玩咖传媒,这家公司成立于 2022 年 3 月,几乎就是为硬核联盟量身定制的。创始人高弟男曾在百度工作 6 年,曾任百度移动云事业部商务总监。

  现在,玩咖传媒已经更名为「玩咖欢聚」(Wanka Online),并于今年 6 月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在招股书中,玩咖欢聚也揭示了它和各家手机厂商的关系:

  我们以逐个项目为基准向若干智能手机制造商提供技术支持,通过这些服务,我们可以提高其变现潜力。我们就大部分这些项目免费工作。这些项目包括建立和开发包括应用商店和游戏中心在内的移动技术平台。我们也提供与浏览器和搜索引擎相关的其他技术支持服务。我们相信,我们已通过这些项目加强与智能手机制造商的合作关系。

  在业务上,玩咖欢聚从硬核联盟成员取得用户流量及内容分发渠道,之后用自己的广告平台处理流量,向游戏、应用开发商出售。当然,这些费用是要和手机厂商分成的。

  玩咖欢聚的生意做得不错。2022 年,硬核联盟一共首发了 1683 款游戏,游戏总下载量达到 30.23 亿,平均游戏分发占比超过 35%,总流水超过了 37.68 亿。

  2022 年和 2022 年,玩咖欢聚的营收分别为 1530 万元和 4060 万元,2022 年剧增到 4.856 亿元。它的业务也从一开始单纯的游戏分发,扩展到应用分发和广告。

  手机厂商也乐得其中。玩咖欢聚的绝大部分收入,都要「上交」给手机厂商。2022 – 2022 年,玩咖欢聚的销售成本分别为 1704 万元、5436 万元和 4.4 亿元,销售成本中的大头是发行费用,即向手机厂商支付的渠道费用。三年的发行费用分别为 1520 万元、3640 万元和 4.25 亿元。

  而且,随着这些手机厂商的出货量逐渐超过小米,它们在游戏和应用分发的地位是越来越强势的。三年来,玩咖欢聚的发行费用占销售成本的比例分别为 88.9%、67.0% 及 96.8%。

  如果你细心的话,会发现今年成立的快应用联盟比当年的硬核联盟多了四个成员:小米、一加,中兴和努比亚,原来硬核联盟的厂商只有酷派缺席了。实际上,快应用联盟的服务方和运营方正是玩咖欢聚。

  招股书中,玩咖欢聚提到,「利用我们与硬核联盟成员建立了战略性关系,我们取得独特优势,可利用广大的智能手机用户群。我们与硬核联盟成员之间的关系亦给予我们可为广告主提供稳定的分发渠道来源。同时,硬核联盟所建立的大型用户基础令我们有可能统一快应用的开发及分发标准。」

  对于快应用这个还在起步中的平台,玩咖欢聚在招股书中着墨不多,不过它揭示了自己在其中的具体角色:作为快应用联盟创办人推出快应用开发的官方指引,已发布全方位的快应用开发套件及相关技术档,运营快应用开发的官方网站 – Quickapp.cn。

  快应用和小程序不同的商业逻辑

  小程序到底是什么,是个至今都难以回答的问题。

  2022 年初,小程序成了资本圈的小风口,一批收获了大量用户的小程序团队甚至遇到了投资人排队上门的情况。36 氪曾报道,一位投资人透露,按估值计算,某当红小程序 1 个 DAU(日活跃用户)的价格达到了 1000 美元,等同于用户价值极高的 Facebook 的 DAU 价格。

  ▲ Facebook 活跃用户的超高价值来自它超强的网络效应

  但是小程序的价值显然不能这么算。到了下半年,不少以极高估值拿到投资的小程序遭遇了尴尬的境况:一方面,开发者想依靠广告将流量变现,却发现转化率极低;另一方面,想做电商,又发现用户的留存率和复购率极低。

  小程序「用完即走」,微信说到做到。这也引发了「小程序是不是被高估了」的讨论。

  不过,在深耕小程序电商的有赞 CEO 助理冷面看来,小程序其实是微信生态中的一环,它和腾讯社交广告、公众号、微信小号、朋友圈、微信群一起,是微信生态里商家可见的运营支点,单点突破很难,需「通盘运营」。

  如果这样来看,张小龙像清教徒一般为小程序定下的「不做应用商店」、「不做推荐」、「用完即走」就讲得通了。

  ▲ 张小龙特意选择 1 月 9 日发布小程序

  小程序服务于微信生态,它不是独立的应用,它的存在以最大化微信用户的利益为前提,不能打扰用户,并要以最便捷的方式满足用户更多元化的需求。比如在内容电商上,用户被公众号推荐的商品吸引,就可以直接在小程序商城下单,而无需再离开微信到第三方商城。

  微信从小程序上获得的直接收益包括广告分成和游戏付费分成,但以更大范围来看,它可以因用户黏性和购买行为,从支付、社交广告中获得更多的收入。

  快应用显然还做不到这样。

  由 10 家手机厂商组成的联盟看上去覆盖了和微信差不多的用户,但是因为各家平台本身就存在的竞争以及发展的不均衡,它们很难作为一个整体去推进快应用的发展。

  资深科技评论人 Keso 在快应用联盟成立之初就给后者判了死刑,原因是后者依然想做移动互联网的入口,做的还是分发的生意,而分发「通常意味着一大笔推广收入」。也就是说,本质上,快应用联盟的成立是因为小程序威胁到了手机厂商们过去可以躺着赚钱的应用分发业务。

  从快应用背后的运营方背景来看,很难不同意这种看法。有一个细节,快应用官方网站上的努比亚开发者平台直接写到:「平台正在公测期间,为了更好为开发者服务,暂时不支持免费收录,付费合作需要联系商务人员获取邀请码后进行申请。」

  快应用的未来在哪儿?

  玩咖传媒招股书中的风险因素提示中有一条是这么说的:

  由于快应用是全新且尚在不断演变,其可能最终会失败。例如,智能手机用户接受快应用及重新建立用户行为,可能比预期需要更长时 间。我们无法保证快应用最终会在智能手机用户中普及。而且,我们可能无法吸引足够的移动应用开发者开发快应用。此外,在技术层面快应用平台可能比预期更需时才能与所有不同制造商生产的中国安卓智能手机通用兼容。任何该等情况都可能阻碍我们的发展,我们的业务及经营业绩可能会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由于前述原因,这样的风险很可能是真实存在的。

  界面曾经采访过社交电商平台礼物说的产品副总裁陈锐,他并不看好快应用,原因有两个方面:第一,快应用没有像微信一样的关系链;第二,虽然快应用联盟的装机量巨大,但是很多用户只是把手机作为一个工具,他们更多的使用行为发生在微信这样的超级 app 上,「从这个角度看快应用并不拥有强大的流量。」

  我的同事也很早就开始关注快应用,快应用联盟成立初期,客服、开发环境都难以让开发者满意。甚至,解决快应用联盟成员间的碎片化都是一个大问题,也就是说,开发者在一个平台上做的快应用,不一定能在所有联盟成员的手机上完美运行。

  快应用拥有更底层的能力,也是一把双刃剑。它的这个特点让快应用的开发环境和各个小程序平台并不相同,对开发者来说,开发快应用的代码也无法跨平台使用。另外,没有支付体系,缺少真正的流量,以及与传统的应用商店的冲突,都让开发者对快应用平台心存疑虑。

  快应用联盟成员间的发展也极不均衡,小米已经针对快应用开发者单独成立了一个部门,最近它还将自己的人工智能助手「小爱同学」和快应用联系了起来,用户说出「打开 XXX 快应用」后,就能直接跳转。华为也被认为在免安装应用方面有过比较深入的研究。但其他厂商的情况就很难说了,甚至直到 9 月份,一加、金立、中兴都没正式上线快应用。

  这更加剧了快应用平台的分化。和应用商店不同,快应用联盟不仅是一个分发平台,还是一个开发平台,它的向前发展依赖统一的标准和简单易用的开发环境,这是快应用目前无法提供的。

  快应用的未来在哪里?还真的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

  说白了,快应用就是抢蛋糕吃,咦,十二大手机厂商好像都是嗜甜疯狂爱好者,哈哈哈,不然为啥这十二家公司咋都爱给员工点下午茶呢

  回归正题,咳咳咳,严肃点。知道为啥十二大手机联盟会选择做一个快应用吗?这两年的移动互联网发展,安卓手机平台上平均50%的用户每天都不装配应用,有25%的客户一天只装配1-2款应用。用户其实不是对移动互联网没有需求,而是关于一些低频使用的APP,不愿去下载。造成了手机厂商本该享用的蛋糕,被小程序瓜分了。手机厂商能干吗?肯定要整点幺蛾子啊,毕竟蛋糕就这么大!

  很多人说,微信小程序已经可以实现,但小程序与手机联盟所力推的快应用并不一样,快应用它不再像小程序那样基于微信平台才能生成,而是基于手机负一屏构建的自有无需下载体系,形成了独特的应用标准,大幅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3月20日,国内十家手机厂商:华为、小米、OPPO、vivo、联想、魅族、金立、中兴、努比亚、一加联合在北京召开了一场“快应用标准启动发布会”,宣布正式成立快应用联盟,推出“快应用”。

  这款能让十大手机厂商抱团的“快应用”究竟是个什么东西呢?发布会给出的答案是:基于各手机厂商的硬件平台共同推出的新型应用生态,用户不必下载安装,即点即用......等等,是不是有点耳熟?这不是张小龙对微信小程序的定义吗?没错!在微信飞速发展的当下,相信已经有很多大企业对这个超级流量之王有意见了,于是,在这个小程序招标在即的日子里,“六国围秦”发生了。

  当然,后来秦统一六国的历史大家都知道了,那笔者就来聊聊我为什么不看好“快应用”:

  用户数量

  根据腾讯官方数据,2022年第四季度微信及 WeChat 合并月活用户达到了 9.886 亿,春节后这一数字已经超过了 10 亿,成为中国第一款月活超过10亿的APP。

  而“快应用”只支持上文中提到的10家手机品牌,虽说这10家品牌的占有率“在国内可以占到80%以上”,但也未免太不把苹果用户、三星用户和其他小品牌用户放在眼里了吧?

  用户习惯

  在微信里使用小程序是一件非常简单自然的事情,比如说打开小游戏还可以邀请好友来一场斗地主、分享某件优惠商品给朋友。

  但“快应用”呢,需要你在支持的手机中找到入口,再点击某个应用进入,但如果看到什么新鲜有趣的东西想要分享呢?大部分人可能还是会选择用微信发送给好友吧,如此情况下,进入“快应用”就是多此一举。

  利益分配

  近日,已有开发者爆料,微信正在秘密测试在小程序中投放广告,说明微信小程序已经准备开启广告投放权限。对小程序流量主来说,可以依靠广告进行变现,而对品牌主而言,则可以在小程序中实现品牌曝光和商品销售等目的。

  可能会有人疑惑:“快应用”也完全可以投放广告啊?是的没错,但别忘了,“快应用”的背后是十家手机厂商,各厂商在合作之初都是冲着1+1大于2去的,但在实际运营中,都有各自的利益和想法,很容易意见不合,最后不了了之。

  开发成本

  “快应用”使用前端技术栈开发与原生渲染,兼具H5页面和原生应用的双重优点,但开发成本相比已经上线一年多的小程序来说还是大的多,毕竟现在只要使用人人秀,就可以一键制作属于你的小程序,无论你会不会敲代码。

  所以,综上所述,笔者个人并不看好“快应用”的前景,也不认为它能占领多大的市场份额,就更别提“干掉小程序”了。

  它唯一的益处可能就是让国内这些手机厂商终于学会抱团了...

  快应用是因支付宝和微信的小程序而生的一种新的产物。是手机自带有小程序的理念。

  快应用是使用前端技术栈开发,原生渲染,同时具备HTML5页面和原生应用的双重优点。用户无需下载安装,即点即用,享受原生应用的性能体验。这和我们用的支付宝微信小程序很接近。

  我们平时使用的微信支付宝小程序就因为方便不占内存不用下载很讨巧的。同时扫描支付又很方便。得到了大家的广泛使用和认可。

  快应用的诞生或许是种手机必然的趋势,但若想取代微信支付宝小应用怕是没那么容易。这主意还要看手机制造商能有什么出其不意或者不同的理念了。

  以上只是个人一点拙见,希望能有所帮助。

  首先感谢邀请!关于这个问题,我就比较了解了,

  首先:小程序分为支付宝小程序和微信小程序,他们都是一样的,都是属于轻量级别的软件,之所以这么说,那是因为小程序本身不需要安装下载,也可以实现软件的绝大部分功能,小程序的特点是随用随走,不用浪费手机内存,使用方便!但是也有缺点,太复杂的功能无法实现,因为体积小,一个大点的游戏,一般都有很多配置,如果用微信小程序就无法实现了,这时必须用到软件实现。

  再次就是软件了,软件是需要安装的,占用手机内存,但是也有优势,就是可以实现比较复杂的功能!小程序是做不到的!

  我最初接触小程序还是在玩一款游戏开始的,相信大部分人都玩过跳一跳,即点即玩的,不用下载安装,但是缺点就是会有时候闪退或者卡顿了,这个比较头疼。有了小程序,之后有了快应用,可能很多人都觉得快应用和小程序是差不多的,因为同样都是不用下载安装,即点即用的,但是实际上呢,他们之间还是有区别的。快应用的运转速度比较快,后台也稳定,用户体验来说比较好,就我用过的189邮箱快应用来说,至少目前我的体验感觉是不错的,但是小程序也有它的优势,毕竟现在大多数人都是习惯微信的,所以这2者之间其实是各有千秋的,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去选择使用,因为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得有店小程序也特别不错哦

来源:文章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及时删除。本文由机械网转载编辑,欢迎分享本文!